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
《寂靜的春天》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本將環保作為主題的書,被推選為近50年來最有影響的書。下面小編告訴為你帶來關于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歡迎大家參考!
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篇1】
在瑞秋·卡森的著作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實,希望喚醒無知、愚昧的人們,不要再用使用蠻力,來對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蟲、植物。也呼吁我們,要尊重生命,謙卑為上,不要自以為是。否則將有一天,會為人類帶來無可挽救的災難,毀滅性的滅亡。
當初,瑞秋。卡森女士,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曾遭到利益團體,化學藥品制造商們的打壓和抹黑。但瑞秋。卡森女士,以其專業的認知,和對生命的悲憫,不畏流言,說出事實的真相,提醒世人:了解化學物質,毒害地球的真實事件,和環境生態,所面臨的嚴重危機。
作為一個學者與作家,卡遜所遭受的詆毀和攻擊是空前的,但她所堅持的思想終于為人類環境意識的啟蒙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
確實,長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號——“向大自然宣戰”、“征服大自然”,大自然僅僅是人們征服與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并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人類的這種意識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續到20世紀。沒有人懷疑它的正確性,因為人類文明的許多進展是基于此意識而獲得的,人類當前的許多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也是基于此意識而制定的。
在四十余年后,書中所提,濫用藥物的情形,不僅沒有改善,更變本加厲。將人類帶入更深、更無可救藥的境地。因為人類為了更方便的生活,而許多事實的真相,被隱瞞和蒙蔽。許多人因為無知,陷人類于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不知。
因此,我們必須停用這種非自然的方法,以保存最后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間。瑞。秋。卡森女士如此告訴我們。透過新穎、富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方式,嘗試去解決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會產生的問題。人類唯有更謙卑、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停止錯誤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類自己。
環境保護,這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而這在幾十年前卻是僅僅是一些生物學家腦子里的想象,而真正使環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直接導致后來將環保列入政策法規中的卻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識又不太熟悉的書——《寂靜的春天》,而這本書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將環保作為主題的書。
1992年,該書被推選為近50年來最有影響的書。這些年來,各國也開始了重視環境保護,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關注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政府和工業界的事情,更是我們每個公民自己的分內之事。
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篇2】
剛一拿到這本書,我很疑惑,為什么是“寂靜的春天”呢,春天不應該是萬物復蘇,有蟲鳴,有鳥叫,有動物在奔跑,有植物在生長,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嗎?帶著疑問我翻開了這本剛一出版便在世界引起轟動的著作。
書中開始描寫的是一個美麗和諧的小鎮,田間谷物繁茂,茂盛的蕨類植物及各色花草令游人賞心悅目,各類鳥兒都來覓食,樹蔭下的水潭魚兒在游來游去。可是后來這個小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火燒般焦黃、干枯的植被,魚兒早已死光,鳥兒一直不剩,一切死一般的寂靜。原因是人類自己,是人類使用了殺蟲劑,農藥等各式各樣的化學藥劑,而它們一旦出現,便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書中講的是從最開始的驅蟲藥物,到“DDT”與“酚家族”,它們無時不刻不再侵蝕著我們的周邊。那些藥物,有些已不再局限于殺害蟲子,有時連一粒粉塵都能讓人患上惡性腫瘤!大家可能會問,它們危害如此大,那為何人們沒有禁止呢?事實是政府這么做了,發出了警告,可這些警告在利益與金錢面前多么不堪一擊,連法律禁止生產的毒品還不斷有人走私犯罪,更別提能帶來巨大“利益”的藥劑了。藥物無時不刻不在滲透,昔日清澈的小溪散發著惡臭,隨風來去的毒素落入的水庫,食物里,水里,空氣里……任何風能吹到的地方都暗藏危機!我們那些看上去可口的飯菜干凈嗎?香甜的水果健康嗎?喝的水純凈嗎?我誘人甚至有些不敢想象,不敢品嘗那誘人的食物了。
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實驗。例如:鵪鶉吃下含有“DDT”的食物,雖然能產下正常數量的受精卵,卻很少能孵化成功,有一些水鳥和鷹,捕食了湖中的魚類而在體內聚集了高濃度的殺蟲劑,這些水鳥和鷹也漸漸不再生育后代,以致無法延續它們的種族,那么人類呢?正如阿爾特·施韋澤所說:“人類很難認出自己創造的魔鬼”。
經過數億年的時間,地球才孕育出棲息其上的生命,經歷萬古的演變進化達到一種平衡協調的狀態。然而,我們面對農藥殺蟲劑帶來的“滅頂之災”的同時又能做些什么呢?也許只有謹慎再謹慎,也許有一天,我能為改變這些做出貢獻吧。
當鳥兒不再歌唱,當蟲兒不再呢喃,當野獸不再咆哮,當森林不再茂密,當海洋不再波光粼粼,一切那么寂靜,這個世界將會怎樣,人類將會何去何從?但愿這顆藍色星球能繼續容忍我們人類的存在……
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篇3】
《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引發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它出版于1962,它虛構了一個美麗的小鎮,通過前后反差的對比開始論證化學用品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為響應“建設美麗新天津”的號召,我第一次讀了這本書。建設美麗新天津既包括精神層面的加強也包括很多身邊的小事,加強對環境的保護也是其中我們應該共同去做的。
《寂靜的春天》指出了DDT等殺蟲劑對于環境的巨大危害,用文字引導人們意識到自然的平衡時人類生存的條件。書中說,“像DDT這種給所有生物帶來危害的殺蟲劑,不應該叫做殺蟲劑,而應稱為殺生劑。”對此,我們也要引申到更多與我們的科技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和錯誤習慣,比如電池的隨意丟棄,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甚至是對樹木的隨意砍伐,對動物的肆意殺害……很多人盡管知道這些對環境的危害,但依然不以為然,因為大多數人都心存僥幸,人類的自私讓人類變得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利益而放棄長遠發展。我覺得建設美麗天津應該關注綠化和環保的問題,公交和地鐵體系應該進一步完善,讓更多人綠色出行;宣傳垃圾分類,讓更多人知道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的不同和范圍;組織植樹活動,讓天津被更多的綠色覆蓋。
《寂靜的春天》為我們描述了一個驚人的畫面,讓人們感受對環境破壞的最終結果,當百花爭艷的春天一片死亡的寂靜,人類距離死亡也應該不遠了,“所謂的控制自然,乃是愚蠢的提法”,我們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敬畏并尊重自然,因為尊重生命就是愛護自己。
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篇4】
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并不關注社會國家大事的人,因為人微言輕,我也不知道怎么樣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不知道怎么樣能讓事情不那么嚴重,因為那些似乎不是我能決定的。因為從小的教育沒有教會我這些,它只告訴我要好好讀書,才能出人頭地,有份好工作,嫁個好老公,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普遍的被宣揚的終極的人生意義。似乎個人就只是為了這些存在的,而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讓生命更有意義,不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只是為了美好的個人前程不斷努力前進。
所以常常感到無力吧,雖然家人孩子配偶帶給我們重要的存在的意義,可是生活中不僅有他們,還有許多我們要面對的無能為力的事情,為什么我們無能為力,為什么我們基本做不出什么行動去改變不滿意的許多生活中的事情。也許不是所有人吧,有很多人他們已經走在改變的路上。這周發生了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對我的生活的改變可以說是巨大的,讓我深刻的明白了一點,你想讓一些事情發生或者不發生,不是僅僅說出你想的就可以的,沒有人會完全按照你的想法來,到時候再來抱怨事情為什么沒有按著你想的方向發展,這種聲音是無力軟弱的,人家聽聽也就算了。如果你真的有足夠強烈的愿望,那么你會做到的,因為實現想法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是付諸行動,是為了達成目標想盡辦法,而不是被境況逼迫不得已往前走。想要做成什么,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行動起來。
回到這本書,早就知道這本書,也知道毒素會富集,會不斷積累,最終轉移到人體。但是當事實以一個個血淋漓的事實在我面前被呈現時,我還是驚呆了。人類對環境造成的迫害,對其他動物造成的危害,可以說真的非常殘忍殘酷。但是這些事情能怪到具體的某些人身上嗎,看過最近的說肯德基以及一些動物如何被飼養殺死弄到餐桌上的,能夠說是屠戶或農場主的錯嗎,那也是他們的求生之計。或者是買賣的人的錯嗎,每個人都需要食物果腹,也許從這點來說,我們都應該更多的限制自己的口腹之欲。能說是施用農藥的人的錯嗎,他們也是為了生存,只有更低的成本才能帶來更高的效益。或者說是決策者,這個可以說說,也許他們只是不知道會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以及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當越來越多地事實擺在眼前,越來越多地人抗議飛機農藥噴灑時,許多舉措確實停了下來。而我們國家呢,其實很少有人專門去關注這些,雖然環境越來越惡劣,雖然動物越來越少,但誰知道是不是就一定是農藥導致的,各項環境因素都是那么惡劣,水污染,工業污水生活廢水,有毒試劑,汽車尾氣,塑料廢品,再也很難看到清澈的小溪了,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還是通過掩埋,而許多一次性的產品,他們的降解周期都比較長,其中的化學物質會對土壤造成什么危害呢,而且最新調查顯示在人體已經第一次檢測到微塑料,他們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危害還不知道,我們欠下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除草劑除蟲劑等一開始只是被用來撲滅影響惡劣的害蟲,可是施用之后發現,對其他生物也會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是怎么形成的呢?雖然農藥是被以對人體安全的劑量單位噴灑的,但是其實根本沒有所謂安全可言,因為農藥不僅是對害蟲有毒,對其他生物也是一樣的,接觸過藥品的人,有的甚至是孩子,他們很多都生病甚至死亡了。另外就算不直接接觸,當農藥被噴灑后,首先會進入吃植物的害蟲體內,然而其實植物本身也會有農藥殘留的,然后雨水下過之后農藥就會進入土壤中,當來年又噴灑那么些安全劑量后農藥不斷的富集濃縮,進入到植物體內,含有農藥的雨水還會流向小溪河流,魚蝦生活在其中,許多不能再生育,或者產下的幼崽很快就會死亡,他們的尸體會被其他生物吞食,或被送上人類的餐桌。害蟲死亡后,還有許多其他的以這些害蟲為食或間接為食的,也會把毒素帶進體內。毒素不能被分解也不能被排出,最終在越高級的消費者體內,有毒物質越多。
而噴灑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害蟲會很快的產生抗藥性,就需要更大的劑量和更強的毒性才能抑制它們的增長。所有我們施在自然身上的迫害最終都會反噬到我們自己身上。環境變的越來越惡劣,越來越多地生物被滅絕了,要么進化得以生存。但是進化是以種群為單位的,以幾百年為進程的,大部分人都會因為各種環境問題而更快的走向死亡,許多毒素都是致病致癌,即使是被圈養的生物它們一樣被惡劣的環境影響,并且被慘無人道的對待,痛苦的死去無人知曉,大量的生物被擠壓在極小的環境中生存,加速了病菌的產生和繁殖,死亡的生物一樣會被送上人類的餐桌。
大自然正在用它獨特的方式反饋著這一切,如果政府再不加大監管力度,企業再無視法律法規,個人漠視生命的尊嚴,人類的遭遇只會越來越凄慘,每個人都應該為環境盡自己那份責任。
寂靜的春天的讀后感1000字【篇5】
“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說,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許多人談論著它們,感到迷惑和不安。園后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只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栗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蕩漾著烏鴉、鶇鳥、鴿子、樫鳥、鷦鷯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營田野、樹林和沼地。是什么東西使得美國無以數計的城鎮的春天之音沉寂下來了呢?這本書試探著給予解答。”——《寂靜的春天》。
這本書開篇就虛設這樣一個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個這種翻版的城鎮,對齊的一景一物作細致的描寫,以此來帶領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主題,同時也讓讀者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這種環境變化的迫切感。《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引發了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書中描述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作者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于1962年出版。這是這本不尋常的書,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這本書同時引發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促使環境保護問題提到了各國政府面前,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從而促使聯合國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并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了環境保護事業。
蕾切爾·卡遜1907年5月27日生于賓夕法尼亞州泉溪鎮,并在那兒度過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間供職于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魚類及野生生物調查所,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環境問題。在此期間,她曾寫過一些有關海洋生態的著作,如《在海風下》,《海的邊緣》和《環繞著我們的海洋》。這些著作使她獲得了第一流作家的聲譽。
“地球上生命的歷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動物的自然形態和習性都是由環境塑造成的。就地球時間的整個階段而言,生命改造環境的反作用實際上一直是相對微小的。僅僅在出現了生命新種——人類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圍大自然的異常能力。新情況產生的速度和變化之快已反映出人們激烈而輕率的步伐勝過了大自然的從容步態。”主要闡述了人類新型的化學產品或者生化武器給大自然的平衡帶來很大的破壞,而且遠遠超過了其自身修復的能力,已然造成無課挽回的傷害。分別從人們從小就接觸的各種化學生產的非自然的藥品食品開頭,其中透出了深深的無奈,這是每個地球人都無可避免的,再從整個大自然的循環鏈子來展開,污染了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海;污染了土壤;“地球的綠色帳篷”——植皮也隨之被污染;小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地方都被污染了,同樣的也遭殃了……這一切都是人類不加節制的破壞環境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森林中生命的協同互濟關系就變得完全失調了,而且寄生蟲災害反復出現的間隔時間也愈來愈短……因而,我們不得不結束這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粗暴作法,這種粗暴作法現已被強加到留給我們的、至關重要的、幾乎是最后的自然生存空間之中。”作者在書中最后一章提出這種結論,綜合了前幾章分別舉出的例子,呼吁人們要重視自然規律。“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發明了許多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方法;隨著這一形勢的發展,一個要反復提及的話題是:我們是在與生命——活的群體、它們經受的所有壓力和反壓力、它們的興盛與衰敗——打交道。只有認真地對待生命的這種力量,并小心翼翼地設法將這種力量引導到對人類有益的軌道上來,我們才能希望在昆蟲群落和我們本身之間形成一種合理的協調。”這就是作者呼吁麻木無知的人們要開始進行環境保護的話,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走,即使發明了什么厲害的科技,也要以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為首要考慮因素。
同時作者還提到“控制自然”的想法很幼稚,我們人類想要更加順利更加長久的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靠的不是所謂的“控制自然”的狂妄想法,而是用心的去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去愛護大自然的一切。畢竟誰喜歡寂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