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00字
《致加西亞的信》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但是,一百多年來此文所推崇的關于敬業、忠誠、勤奮的思想觀念,卻已經在全球的許多地方產生了深遠影響。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通過閱讀《致加西亞的信》使我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敬業,什么是忠誠,什么是責任;它在流傳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服務和榮譽的象征,一種想從自身找到文中主人公羅文的影子的反思。
故事講的是:在美西戰爭期間,主人公羅文經歷艱難險阻終于把信送給加西亞,完成了上級托付自己任務的故事。本文使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敬業和忠誠的象征。羅文能夠把信送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他的敬業精神。
敬業“這個經濟社會永恒的詞語當中,既包含了個人對事業的執著,又有對事業舞臺--公司的忠誠!一個人的能力,技術可以通過學習,實踐等方法來不斷的提高和自我完善,而一個人的敬業精神,責任心,才決定了他是否可以把工作更好的完成,沒有責任心的人即使他有能力也不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對公司不忠誠的人不會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讓公司看到自己的成績和能力,肯定自己的工作。只要你優秀,突出,總是會發現的。如果,一個企業不優待重視那些敬業,工作出色,成績卓著的員工,那是和自己過不去!
有些人說敬業是老板剝削員工的手段,忠誠是管理者愚弄下屬的工具,而我則認為敬業和忠誠不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更有益于我們自己,只有公司發展了,我們才會得到實惠,才能雙贏。也有些人說送信這個過程是困難的、痛苦的,我則認為通過個人努力,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痛苦則會把人磨練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讓我給加西亞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為我有信心,有能力,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如果一個人做事情連必要的信心都沒有,那他只有失敗,有了信心還要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渴望事業的發展和成功,那就讓我們努力的提高自己!一種對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忠誠感一旦養成之后,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失業。
可以從這本書中深切體會出來的還有:應該珍惜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只有熱愛它,才能為它奉獻,也正是在奉獻的過程中,自己會有很大的收獲。
總之,通過這本書讓我更好體會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羅文精神為榜樣,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力求完美、高效。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致加西亞的信》,講述的是很簡單的情節故事:美國歷史上的美西戰爭期間,羅文中尉受命轉交美國總統致古巴反抗西班牙占領的起義軍司令加西亞的信,在不知道地址的情況下,他以一個軍人的高度責任感,歷盡艱辛,幾經周折,最終勝利完成了任務。
其實本書的重點不在于加西亞是誰也不在于這封信說的是什么,重點是送這封信的人以及他所表現的那種精神。
羅文正是通過他不畏艱險的忠誠信念和敬業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在現在的社會要像羅文這樣完全的執行命令的人是很少的,更別說他還很好的完成了任務,我覺得執行領導下達的命令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成任務,每個員工并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羅文般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敬業標準,不怕困難,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每一個公司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引新的進來。
那些沒有才能、不能勝任的人都被摒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會被留下來。
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個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那些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所以我們應將《致加西亞的信》中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本職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爭做羅文,做那個把信送到加西亞手中的人,做那個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人。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如果你讀過《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相信你會和我有同感:故事情節太簡單了,沒什么看頭。書中無非就是說一個叫做羅文的人去給一個叫做加西亞的將軍送信。如果一定要詳細點,那就是: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國總統麥金萊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正在古巴作戰的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著決定性力量的人。但是沒人知道他具體在什么地方。這個重要的艱巨任務軍事情報局推薦了安德魯。羅文去完成。羅文,不講究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成功把信交給加西亞。
可是讀完之后仔細想了想,我不禁為羅文的敬業精神和優良道德品質所感動了。
羅文是一個軍人,軍人的職責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國家和人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羅文徹底的維護了一個軍人的形象,當美國總統將信交給羅文時,羅文并沒有問:“他在哪里?”“我有什么支持/危險?”“我完成任務了有什么獎勵回報?”……之類的問題,而是本著一種崇高的職業責任感和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在我們的工作中,正是需要這樣的一種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才能推動工作的發展。試想,如果我們沒有了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比如教師,他的學生學完一個學期之后回到家,名字不會寫;1,2,3,……不會算;A,B,C……不會讀;one,two,three…不會說;作為老師,今天想上課就上課,不想上課我就睡懶覺,要不我去逛街、玩電腦……學生們你們就在教室里自習吧!我們學校還能堅持辦下去嗎?我們的孩子還有明天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羅文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毫無疑問,是必須的;但是我們更要意識到,他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為他的杰出的軍事才能,為是在于它優良的道德品質。一個有著優良品質的人,他將是高尚的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羅文的道德情操可謂高啊,在送信的過程中,他孤身一人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一直到他秘密登陸古巴島,古巴的愛國者們才給他派了幾名當地的向導,可他沒有臨陣逃脫,最終完成了任務。但是這樣的艱險的經歷,他卻謙虛的說,僅僅受到了幾名敵人的包圍,然后設法從中逃出來并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
我們作為各個行業的工作者,并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是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這些道德品質正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有力支柱。我們除了要盡心盡責的做好日常本職工作之外,如果發現問題一定要積極主動及時解決并向領導匯報;如果無法解決,則要第一時間向上反映情況以尋求解決方法。切不可隨意將問題丟一邊,熟視無睹,甚至有意隱瞞或蓄意破壞。
最后要提一下,派羅文去送信的美國總統和軍事情報局,在這里不得不贊揚一下他們的伯樂精神。正是他們的慧眼識才和絕對的信任,給羅文的成功送信提供了無可替代的精神動力。誠然,社會是現實的,人類也不是只求付出不要回報就可以活在世上。在完成任務之后,為了表彰他所做的貢獻,美國陸軍司令為她頒發了獎章,并且高度稱贊他說:“我要把這個成績看做是軍事戰爭史上最具冒險性和最勇敢的事跡。”羅文冒著生命危險的工作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總之,讀完《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之后,我覺得受益匪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將會時時鼓勵我盡心盡責,努力向上。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致加西亞的信》講述的是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但是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取得他的合作,于是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而羅文接過信后并沒有問任何問題,只是靜靜地把信拿去,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在這個故事里,我深刻地認識到羅文送的不僅僅是一封信,而是整個美利堅的命運,一個民族的希望,對于羅文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我深深地感動。通過這個小故事,這本書進而闡述了三個工作理念:一是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以高度責任心完成工作;二是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忠誠于上級;三是調整自己工作心態,讓勤奮貫穿于工作生涯。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關于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以高度責任心完成工作。如書中所說“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因此,只有通過敬業愛崗的工作表現才能體現出人的價值。為此,作為一名勞動者,首先其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其次,其應通過盡職盡責、善始善終的精神以體現自己的工作道德感和責任感。本書中,羅文,在送信的過程中,不知有多少危險,可他堅持了下來,不僅如此,他送去的信并沒有絲毫的損害。為什么呢?書中羅文送信之前的動作做了“羅文,拿了信,用油紙包裝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我們就可以知道答案。從上述的小動作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他在對待自己做這件看似簡單事情時的一個責任心,羅文甚至以此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因此,他才得以漂亮的完成這次的任務。我們可以設想以下,若羅文一開始沒有以此,那么就算把信送到,信很可能被水浸泡點字跡了,這樣的話,后果就不用我多說了。總之,從羅文聯系到我的工作,我作為街道后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工作內容涉及整個街道不同部門的后勤設備的采購,這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托付要立即行動,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務。
第二是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忠誠于上級。關于這點,書中《一盎司的忠誠等于一磅的智慧》這章節里明確的提出,員工的忠誠度、責任心可以促進技術措施的實施,節約重復投資,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避免技術流失斷層等,還有利于團結一致,在商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理,在我們街道的工作環境里,我們也應當樹立起忠誠度的思想。街道作為一個行政機關,很大程度上,我們強調的是一種服從組織的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或許會遇到個人發展與組織安排相沖突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相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要太在意個人的得失。我認為,以忠誠的態度對待上級,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經驗,培養個人寬闊的胸襟,才能使事業無往而不勝。
三是調整自己工作心態,讓勤奮貫穿于工作生涯。勤奮的內容很廣,對于這兩個字,我個人認為勤奮干活的同時也要勤奮的想。工作不能盲目地瞎干,工作是要干好出成就、干出亮點。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里,作者的觀點與我的想法比較一致。首先其在書中提到了一種觀點:“每天多做一點”。現在很多人工作時往往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即把老板或領導規定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這樣的話,只會使自己永遠處在被動的局面,換句話說,這樣無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不僅如此,書中亦提到“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若我們不能一個勤勉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那么生活中的許多樂趣、人生里的眾多美好也不會出現在生活中。因為沒付出,是沒有收獲的。為什么在勤奮工作的同時,也要勤奮地思考呢?書中可以找到答案:“一個人應該永遠同時從事兩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另一件則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將該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樣認真,那么你一定會成功,因為你在為未來做準備,你正在學習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職位,甚至成為老板或老板的老板的技巧。當時機成熟,你已準備就緒了。”工作是需要不斷的自我提升的,多做多想,自然就能有更好的發展。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升華,人生又多了些感悟。愿我們將《致加西亞的信》中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昨天下午,我看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書,今天,我一翻開之后便再也不忍釋手,不由地一口氣讀完,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啟示。
《致加西亞的信》中的故事,差不多人盡皆知。作者講述這個小故事的目的,是試圖通過羅文中尉身上所展現的忠誠信念和敬業精神,來震撼久已麻木的世人。
正常送信本來是一個簡單不過的工作,但是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羅文中尉的忠誠和敬業顯示出了他的難能可貴。隨著《致加西亞的信》的廣泛流傳,如今羅文的送信行為,已經提高到:象征忠于職守、信守承諾、敬業服從、勤奮努力、不甘平庸的代言詞。它向我闡明了深刻的道理:忠誠與敬業不僅僅有益單位和領導,最大的受益者是員工本人,是整個社會。它是實現單位發展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
對于單位本身而言,這本書無疑是教育員工愛崗敬業、忠誠勤奮的最好教材,它所倡導的是員工對崗位、單位的忠誠,是對制度、規則、任務的遵守和執行。
事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擁有更多的“羅文式”員工。一個想有所作為、實現個人價值的員工,應該充分發揮自已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潛能,而不被困難所嚇倒,滿懷信心去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和職責。
“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不是過多去問為什么,而是全心全意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羅文式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為我以后個人做好工作,做好事業的標準:工作中腳踏實地,不計得失、全心全意、積極行動,高效率地完成任務;面對困難和挫折,不逃避,不推托,迎難而上、堅忍不拔而又興致勃勃,以陽光般的心態迎接一切!
可是環顧現實生活,真正能送信給加西亞的人又有多少呢?“敬業、忠誠、勤奮”本是人性中最光輝的亮點,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價值觀的多元化,這種光輝卻不知不覺變得暗淡。可喜的是,總有一些羅文式的人物,能從多數的平庸者中脫穎而出,憑自己的忠誠、信用與敬業而被委以重任,成長為業界甚至時代的精英。當你的上司信任你,你的同事信任你的時候,你就值得被委以重任,你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忠誠才有信任,主動才有創新,付出才有回報。”我們與其為明日的“奶酪”而憂心忡忡,還不如今天開始,爭取做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