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
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著碌碌無為的庸人們所處的卑俗現(xiàn)實。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篇1)
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講述的主人公絕棄了旁人看來優(yōu)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追求自己藝術的故事。我從中也明白了,人短暫的一生中,做內(nèi)心想做的事,才是真正的快樂。
選擇此書,因為它被世人認可。
經(jīng)過時間檢驗仍被稱贊的書,就仿佛一個被人敬仰的人,面對被人敬仰的人和不足一提的人,心境肯定會不同——你會不由自主帶一些崇拜、信任、緊張、莊重。
讀此書比讀其它書更慢,因為我會更多的回讀、記錄、思考。
才看到序言,我就有好多想說的話。看到“理想與現(xiàn)實、藝術與生活、社會與自我”,我忽然感到,以前自己說理想與現(xiàn)實不相容,只是指工作與興趣不相符,時間受工作占用,不自由。如今看來,這是何等膚淺?不工作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是不可能,甚至唾手可得,但很多人,往往在此上要加一個衣食富足。
世人都有不勞而獲的期待,或是空想,假若實現(xiàn),那人類必定滅亡。而給你足夠吃的糧食,足夠穿的衣,讓你做你想做的事,你想做什么?
看到“愛的虛幻與真實”,我想到:我愛過,那種受內(nèi)心驅(qū)使的愛過,可我認為,那是一種淪陷,并不長久。愛情,只是生活中的小部分。
看到“這正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心聲:當你完成了最偉大的作品,它便離你而去,因為藝術的最高訴求并非任何實體,而是那遙不可及的精神的涅槃。”我想:閱讀的過程,是打開牢籠的過程,請別害怕,被黑暗中的人所懼怕的光明。
看到“這種人的‘偉大’來源于他們的地位,而非品質(zhì)”、“崇拜者的奉迎和批評者的藐視也許沒什么兩樣”、“藝術是情感的體現(xiàn),情之所至,人人都能夠理解”、“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種強烈的沖動,渴望一種桀驁不馴的旅程。這樣的安逸,讓我恐懼。”、“要我說,他們的學識有余,涵養(yǎng)不足。”、“他們的激情蒼白無力,他們的夢想枯燥乏味。”、“文明踐行一種奇怪的才智:他們把短暫的生命,浪費在瑣碎的事物上”……我就會反思自己。
可是,這些反思似乎并不深刻,看完書隔了三天我來寫此篇讀后感或者叫做讀書筆記的東西,我不知道自己想寫些什么。
作者圍繞著主人翁斯特里克蘭,寫了他前后兩種不同性格所造成的幾乎完全對立的人生。
第一種,是普通人的生活寫照: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與妻子過著平淡如水的生活,并和可愛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看上去是那么符合世俗意義的幸福。
第二種,從斯特里克蘭選擇不告而別開始,仿佛一聲令下,他變?yōu)榱艘粋€絕對冷漠、決絕、固執(zhí)的人。他只活在精神世界里,仿佛有創(chuàng)造美——畫出杰作——的使命。他不需要憐憫,不需要贊美,他不為曾經(jīng)的家人有半分煩惱和后悔,更不為陌生女人的誘惑而心動。世人的欲望也好,煩惱也罷,對他來說都不存在。他只管畫畫,吃不飽穿不暖生病都不算什么,只要餓不死可以繼續(xù)畫就好。這樣的狀態(tài),很是極端,也可稱為純粹吧。純粹的理想,純粹的想創(chuàng)造美。
而現(xiàn)實社會,講究規(guī)矩,講究名譽,講究吃喝,所以他們眼里的斯特里克蘭,令人討厭。不禮貌、臟兮兮、沒錢沒地位,畫的畫也不被理解,所以他被人嘲笑,被人厭惡。
可在他眼里,世人都是愚蠢的人,他們的一切舉動他都不放眼里。
他和世界是對立的。這樣的他,在到達他最后故去的那座小島后,不被懷疑,不被嘲笑,大家懂得給彼此空間,懂得“存異”,他甚至還娶了一個當?shù)赝林水斃掀牛撕⒆樱^著簡單愜意的日子。那個土著女人,她長得漂亮,潔身自好,不在乎形式,她也不在乎斯特里克蘭是否有錢,是否帥氣,是否顯得彬彬有禮,她愛的是沒有任何裝飾的他。在主人翁得了麻風病以后,她依然能做到不離不棄,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做到的。為此,斯特里克蘭的晚年便沒有那般悲涼,但就算沒有土著女人,恐怕他也不會覺得自己可憐。
直到斯特里克蘭去世后,他原本并不被世人看好的畫成了珍寶。而他最珍貴的一副巨作——畫在他在島上屋子里的杰作,他命令他的土著女人在他死后將之付之一炬。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篇2)
《月亮與六便士》由被譽為“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人”——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作。讀了這本書,我被故事的主人公:查爾斯所感動。
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yè)有成,為了追求內(nèi)心隱秘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在異國他鄉(xiāng),他貧病交加,對夢想?yún)s愈發(fā)堅定執(zhí)著,最后創(chuàng)作出了現(xiàn)代藝術史的不朽之作。
我們知道,查爾斯生活十分富足,可他為了夢想,丟下了這一切。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不斷地努力。從一個很一般的畫畫愛好者進入畫室創(chuàng)作,最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走出這個畫室。他身上這種永不放棄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佩服。
看到他的故事,我覺得以前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記得小時候,我學習鋼琴,我喜歡鋼琴的聲音,可我卻不能吃苦,放棄了我的愛好。而現(xiàn)在,每當我聽到別人用鋼琴彈奏出動聽的音樂時,我在陶醉中開始后悔。
本來我還可以繼續(xù)學下去的,可不行了,我不愛護眼睛,現(xiàn)在眼睛近視了,醫(yī)生說不能看五線譜,不然近視會越來越嚴重。比起來,身體更重要,因此我就再也沒有學鋼琴的機會了。
每當別人在彈奏動人的音樂時,我也就只能在一旁傾聽了。現(xiàn)在想想,真是后悔莫及,堅持是多么重要的一種品格啊!在堅持的過程中,雖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付出了無數(shù)的時間、精力和汗水。如果避開了所有的考驗,一個人就是一個無能的人。既然活在這個世界上,那為什么要浪費生命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混一輩子?因為這個緣故,加上主人公查爾斯的故事給我的激勵,我以后再也沒有中途放棄過自己的愛好。每次媽媽給我報興趣班,我都一直堅持學習,從不放棄。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正是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感染著我一路前行。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篇3)
我停下了筆。
“在滿地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卻抬起頭看見了月亮。”生命的旅途,往往是在夢想與現(xiàn)實的痛苦抉擇中掙扎,是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顧一切的追尋心中那一束月光,還是棲身世俗,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呢?我?guī)е@個疑問,閱讀了毛姆所著的《月亮與六便士》。
在世俗拜金的都市,克蘭德?lián)碛忻罎M的家庭,高薪的工作,愜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卻突然放棄了一切,去到巴黎,孑然一身,追尋畫家的夢想,忍受世俗的譏諷和旁人的非議,最終在貧困潦倒中走完了一生。我們很難想象他為了夢想付出了多少,金錢?親情?歲月?難道這就是作踐自己嗎?相反,做一個年薪百萬的外科醫(yī)生,娶一位漂亮的妻子,游弋在上流社會,就是成功嗎?
我想,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人只有一生,走過的路再也無法回頭,正因如此,很多人往往害怕作出那個決定命運的抉擇。但是人生無對錯,要認真思考如何走過人生之路,遵循內(nèi)心的選擇,并為之付出努力,向往道路盡頭的晨光,忘卻身后的泥濘,這樣的人生便也是值得的。
青春如初春,如朝陽,我們手握韶華,應該加倍珍惜。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勤奮學習,追尋心中的理想!
我不禁再次提起了筆。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篇4)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通用貨幣的最小單位,朋友跟作者開玩笑說,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作者覺得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書名于是就叫做《月亮和六便士》,一句玩笑成就了這本經(jīng)典之作。月亮代表美好的理想,六便士則代表目前的現(xiàn)實。
毛姆高明地運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相互轉(zhuǎn)換,把讀者與他筆下的人物營造成一種旁觀的距離,再運用簡單的筆觸進行描寫,使我們徘徊在熱情與冷靜中不斷重復回味情節(jié)。
可望而不可及的月亮,賴以生存的六便士,描述的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兩者并不對立,甚至可以通過努力,相互擁有支配。小說畢竟只是小說,主人公作為家中頂梁柱,說走就走,在追求自由的同時也背負了不負責任。其違背人倫的行為,也許只是為了配合那句“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的道德綁架,唯有統(tǒng)統(tǒng)失去,才是通向自由之途。”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之中,只能依靠一些符號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并沒有共同的價值,因此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給別人,但是他人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此我們只能孤獨的行走,盡管身體相互依賴心卻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讀完之后,眼中應當有月亮。如果沒有,應是烏云暫時遮住了雙眼。再讀一次吧,直到你讀出月光為止!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篇5)
一顆追夢的赤子之心誰也阻擋不了,一顆守護夢想的堅決之力誰也摧毀不了,而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它可以讓人變得瘋狂、變得堅強、變得勇敢、也變得堅韌,而有時候為了心中的向往,就算是放棄一切榮譽、信仰、財富和名利也在所不惜。而《月亮與六便士》當中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熱血和狂熱的人,為了自己心愛的繪畫事業(yè),他不僅狠心的放棄了證券公司穩(wěn)定、高新、安全、舒適的工作,而且狠決地拋棄了自己溫馨、幸福、健康的家庭,然后孤身一人去到了繪畫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巴黎,過著貧窮、饑餓、煎熬、凄苦、飄零的生活。可即便是這樣身心飽受折磨,他也依舊沒有想過要放棄,更沒有滋生過后悔的念頭,他這樣像被魔鬼般附體的行徑著實讓人很難理解。
可是夢想的力量就是這樣迷幻,盡管滿大街都是六便士的蹤跡,可是毛姆就偏偏只看到了清冷、孤獨、純潔、夢幻的月亮,所以即便是要經(jīng)受世人的質(zhì)疑、嘲諷、抨擊和排擠,他也無所畏懼、毫不退縮,他這倔強、堅持、努力和執(zhí)拗的精神也不得不叫人感到震驚和羨慕。是啊,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是充滿牛鬼蛇神的,所以一切的風雨、磨難、挫折和打擊都是逃不掉、避不過的,追夢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永不言棄、永不放棄、永不妥協(xié)和永不屈服,唯有這樣才能看到黎明的曙光。而換句話說,就算結(jié)局再差、再狼狽,可只要心靈上和精神上滿足了,那么人的靈魂也就知足了,也就不會在遺憾、不甘、不服的無間地獄里飽受煎熬了。
不過世人的顧慮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魚與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當你選擇了一樣東西的時候就得適當放棄另一樣東西,這就是生存的法則和規(guī)律,由不得你任意妄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相對的,毛姆為了夢想放棄了工作和家庭,所以他在異鄉(xiāng)遭受摧殘、打擊、考驗都是理所應當?shù)膽土P,畢竟在這條漫長、曲折的追夢路上他虧欠了太多人。而這個故事由此也告誡我們,做人應該腳踏實地、切實務實一點,切不可好高騖遠、沖動行事,不然代價和后果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
追夢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盲目、自私的造夢者是會被世人唾棄的,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在現(xiàn)實、實際的基礎上去打造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在傷害別人、辜負別人的基礎上圓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