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
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怎么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颂帐谡n觀后感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篇1)
自神舟十號飛船6月11日發(fā)射升空以來,我一直期待著何時進行太空授課,卻一直沒有消息。
今天上午,我們照常做操回來,廣播鈴聲突然響起,通知全體同學觀看現(xiàn)場直播的太空授課。聽到這個消息,不光是我,全班同學都異常興奮,爭先恐后地沖回教室,生怕錯過它。老師打開電腦和大屏幕,調到直播頻道,我們便全神貫注地看了起來。
擔任太空授課的是王亞平老師。她首先演示的是小球單擺實驗。王老師把小球輕輕拉升到一定高度后松開,小球并沒有出現(xiàn)地面上常見的往復擺動,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老師又把球拉到一定高度,然后沿切線方向輕推小球,給小球一個初始速度,奇妙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小球竟然開始繞著T型支架的軸心做起了360度圓周運動!
還有更精彩的呢。王老師拿出了一個帶有手柄的鋼圈,把它伸到水袋里,然后再取出來。這時,鋼圈上出現(xiàn)了一層薄薄的水膜。這個水膜非常結實,把一枚中國結徽章放上去都不會破。王老師又往水膜里慢慢地注入了一些水,水膜變得越來越厚,越來越厚……直至變成了一個大水球,王老師還往水球里注入了一些紅色的液體,把水球變得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美麗極了!水的表面張力在太空中表現(xiàn)得可謂淋漓盡致啊!
此外,王老師還演示了太空陀螺運動、太空測重等實驗,每一個實驗都很精彩。最后,有同學提問:在太空中有沒有方位感,王老師在指令長聶海勝的幫助下表演了一套“雜技”,分別進行了懸空橫臥和倒立,并解釋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無所謂上和下,頭朝哪個方向就感覺哪兒是上面。不過,為了便于工作和生活,人為地把朝向地球的一側定義為下,并專門在下方鋪設了地板。”
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在太空中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這是因為飛船的速度很快,一個半小時就能繞地球轉一圈。
太空里真神奇!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名科學家,親自去太空做實驗。
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篇2)
在地球的上方看著屬于中國自己的太空站,在茫茫宇宙中,神舟十三號又是如此的耀眼。今天我們就通過電視直播的方式,隨著宇航員們去太空旅行。
在下午后兩節(jié)的閱讀課中,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這是一節(jié)非常有意義的課,我學到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
太空倉并不是特別大,但里面的設備很齊全,有跑步機,有廚房,廚房里還有冰箱,微波爐,還有工作的地方,睡覺的地方。王亞平老師也帶我們一一參觀了一番他們的太空艙,讓我們感到太空艙是那么的神奇。
太空上因為失去了重力,所以在太空站能做非常有趣的且在地面上做不成的實驗。最有意思的是成雙像,一個倒立的像,還有一個正立的像。首先,在太空上水是能夠漂浮起來,那么就能夠輕易做成一個水膜,再往水膜中注水,讓它變成一個水球,用針管將水球中的氣泡吸出,等水球中再無水泡后,再慢慢往水珠中注入一個大氣泡。這時你將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在剛剛往水球中注入的大氣泡,成了一個正立的像,而外面的水球是倒立的像,雖然在物理上學過關于像的問題,但還真沒見過這種奇妙的現(xiàn)象。
在太空竟然連轉身都與地球上的轉身不同,在地球上我們能輕松自如的轉身,但在太空上卻不能,當你在太空上轉身時,上體和下體轉的方向一點也不同,轉身時身體是擰到一塊的,根本就轉不了身,但如果一只胳膊打圈再轉的話,就很容易轉過去。
我們不僅觀看了有趣的實驗室,還了解一些科普小知識,就如宇航員的衣服是怎么樣的,更有意思的是在太空中不僅能看小說,還能看電視,聽音樂等等,根本不用擔心會太無聊。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由我們來創(chuàng)建,所以我們現(xiàn)在應該認真學習,長大后和他們一樣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讓祖國像太空中那顆最閃耀的星一樣,永遠閃耀著光芒。讓我們向宇航員致敬!向祖國致敬!
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篇3)
前天我上了一節(jié)不一樣的網(wǎng)課,網(wǎng)課老師是在天上給我們講課的。沒錯,這就是上周四下午3:40,全國各地的同學都在收看的課堂,天宮課堂,神舟13號的三位宇航員在中國空間站里,給我們上了一節(jié)很有意思的課。首先王亞平帶我們參觀了空間站,空間站里的設施讓我目瞪口呆,跑步機,自行車,冰箱一應俱全,這簡直比地上的生活還好!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空間站里的冰箱的,冰箱固定在墻上,小巧玲瓏,是正方形的,只有書包大小。
王亞平,拉開冰箱,小心地從冰箱里拿出一個紅彤彤,圓滾滾的東西,我定睛一看,居然是新鮮蘋果!現(xiàn)在的科技簡直太發(fā)達了,在距離地球這么遠的地方,都能吃到地球的新鮮水果。我既開心又自豪。
參觀完了空間站,王亞平阿姨就開始做實驗。在各種有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水球實驗,王亞平阿姨先做了一張水膜,然后往水膜里加水,我本以為水膜里的水會掉下來,沒想到水不僅沒掉下來,還鼓成了一個圓球,水球晶瑩剔透,泛著光澤,看起來圓滾滾的。在太空中,水面張力非常大,所以就形成了地球上看不到的現(xiàn)象。
實驗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就是提問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又了解到了許多關于太空的知識,了解了這些知識,我對太空又充滿了向往。課程很快就結束了,這次課程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科技的強大,同時在我們心中種下了一顆航天夢的種子,我相信祖國航天的發(fā)展定不可限量,我們的前途是星辰大海!
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篇4)
今天,我幸運地通過電視上了一節(jié)太空授課。這節(jié)特殊的太空課由“神十”的三名宇航員指導教學,我通過這堂太空課學到了不少關于太空的知識。
在那失重的太空中,能做許多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比如說:在太空艙中隨意漂浮,在那里,翻多少個跟頭對于他們來說都不成問題。而宇航員王亞平阿姨也給我們演示了不少有趣的“游戲”。她能用一個小鋼絲圈套一個水膜,那一層厚厚的水膜,便鑲篏在其中,然后,宇航員又向水膜中注水,那水膜不僅沒有輕易地碎掉,反而在注水中變得越來越多,最后便形成一個大大透明水球,可謂是晶瑩剔透,讓我不禁驚嘆!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物理知識,這種種奇妙真令人羨慕啊,
真希望,不久地將來,我也能象偉大的三位宇航員一樣,飛上太空!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的物理現(xiàn)象。
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
在大約40分鐘的授課中,航天員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xiàn)象。他們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過視頻通話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地面課堂設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包括少數(shù)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臺地區(qū)學生代表在內的33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了地面課堂活動,全國8萬余所中學6000余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
這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共同主辦。有關專家說,太空授課活動是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首次開展的教育類應用任務,體現(xiàn)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必將進一步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夢想。
神奇的太空授課結束了,其實這次太空授課給了我無限的啟迪,也增加了我對失重環(huán)境的重新認識,在這堂太空物理實驗課上讓我感覺到了時間的短暫,我還意猶未盡“天宮課堂”就結束了。
“太空授課”之稱體重實驗,用兩根一樣的彈簧,彈簧的底端分別固定了兩個質量不一樣的物體,如果在地球上,由于兩個物體質量不同,兩根彈簧伸長的長度肯定不一樣,而在太空中兩根彈簧卻是一樣的,接著,王亞平姐姐還向我們展示了太空中專門的質量測量儀,特別的奇妙。
“太空授課”之單擺運動實驗,地面常見的單擺運動在太空中不再呈現(xiàn)往復的單擺運動,而如果給單擺一個很小的力,單擺在太空中就可以做圓周運動,這在地面上是實現(xiàn)不了的。
“太空授課”之陀螺運動實驗,陀螺在高速旋轉下會出現(xiàn)“定軸”現(xiàn)象,在太空中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會有這種現(xiàn)象。
“太空授課”之水膜和水球實驗,一個水滴在太空會變成圓圓小水球,并不會落到地面上,接著王亞平姐姐直接“吃”了一口水。王亞平姐姐將普通的水可以固定在鋼絲圓環(huán)上形成了比較結實的水膜,往水膜里不斷加水,會形成一個大的水球;將水球里注入兩個氣泡,氣泡并不會融合在一起;接著將水球里注入紅色液體,整個水球就變成了非常漂亮的“紅球”。
通過視頻通話在“天宮一號”授課的王亞平姐姐還和地面課堂的師生進行了互動交流,這次“太空授課”激發(fā)了我對宇宙空間的向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使我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太空授課觀后感作文(篇5)
考試結束后,我無聊地躺在沙發(fā)上打發(fā)時間,干點什么好呢?對了,太空授課,老師在廣播上推薦觀看的太空授課!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輸入文字。
屏幕上,45分鐘的太空教學已經(jīng)開始,王亞平老師通過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實驗,把我們帶進一個全新的太空環(huán)境。溫柔的語調,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讓屏幕前的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聚精會神。通過觀看這次太空授課,我也頗有感觸。
在所有實驗,屬水球實驗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從一個水膜慢慢變成飽滿的水球,再漸變成淡紅色的水球,由于表明張力的增強,這些在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實驗卻能在神十飛船里輕松進行。
在欣賞太空實驗的同時,我也不得不感嘆人類科技的神奇奧秘。美國宇航員摩根第一次給人類在太空站里講課,但她的課堂內容僅限于宇航員的日常生活以及回答現(xiàn)場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今天,我們中國也有了自己的太空老師,課堂內容也豐富多彩,我由衷地感想所有為了祖國太空事業(yè)而奉獻出一生的所有科學家,也祝愿中國以及全世界的航天事業(yè)能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