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
在身邊有數不勝數的楷模:辛勤勞動的工人、妙手回春的醫生、無私奉獻的教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精選篇1
“我的偶像是雷鋒。”新的美術老師在第一堂課上這樣介紹自己。班里呼啦一下子鬧騰起來,都在嘲笑著老師的庸俗。“太老套了!”一個同學囔道。“騙人的吧!”另一個同學說。看著老師淡淡的眼神,我不禁思索,真的是這樣的嗎?
不錯的,在青春是舞臺上,是有那么些偶像明星紅及一時,而后就銷聲匿跡。但在今天,你仍可以聽見家長給自己年幼的孩子講雷鋒的故事,你仍可以看見小學課本里雷鋒的點點事跡。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雷鋒的思想是正確的,雷鋒的精神是可貴的,我們應該向雷鋒同志學習。
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而雷鋒這一抹樸質的白已被我們所淡忘。難道說雷鋒的精神是有局限性的嗎?不是的,要知道七色彩光匯聚到一起后就是白色。也許現在的我們還無法理解和容納這至高境界的白,那么我們就選取最貼近我們的色彩來臨摹吧!
也許你還不了解,雷鋒也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一個以生活為老師的優秀的學生。雷鋒有一個學習公式:問題-學習-實踐-總結。你看,這不就恰恰描述了我們的學習過程嗎?雖然我們還不能在工作崗位上實踐,但平時的考試和實驗不就是在小試牛刀嗎?而老師的評點及考卷上的紅叉,能讓你更好地總結學習經驗和成果。
學習要靠積累。同學們,別小看了平時的作業、小測,別抱怨計算的煩瑣和反復。因為沒有誰可以一出生就聰慧過人,沒有誰可以不學走路就會跳舞,更沒有誰可以略過努力直登成功。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千萬不要抱有這種愚昧的想法。如果沒有一磚一瓦,哪來的高樓大廈?如果沒有一點一滴,哪來的百川河海?雷鋒曾說,生活中一切大的和好的東西全是由小的、不顯眼的東西累積起來的。所以,請認真地對待沒天的一磚一瓦,仔細地留心每天的一點一滴。
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精選篇2
王傳喜同志用實際行動和富一方群眾的業績回答了黨員干部應該在奮斗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展現出鮮明時代價值和示范作用。
1、唯有初心方能堅韌,唯有使命方能堅強。站在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最根本的就是要用_____武裝頭腦,從中汲取思想的力量,汲取信念的力量,汲取方法的力量,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用奮斗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畫卷,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2、推動鄉村振興需要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敢敢試敢為人先,主動作為、銳意進取、攻堅克難;需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統籌謀劃、科學施策、分類推進;更需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只有這樣才能協調推進“五個振興",創造出經得起科學施策、分類推進;更需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只有這樣才能協調推進“五個振興",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3、只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為人民謀幸福的價值追求,做到為人民、靠人民,才能準確把握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核心要義,真正做到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才能傳承好弘揚好沂蒙精神,打牢新時代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黨群干群關系。
4、只有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管黨治黨、律己律他,才能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讓改革創新、干事創業成為山東干部的鮮明特征,讓人人敢擔當、人人敢作為成為新時代山東的主旋律,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精選篇3
看了俞敏洪的大學演講報告和經典語錄,我被他那幽默、風趣而富有哲理的話語震撼了。他人生中經歷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催人奮進、讓人堅強。
當我看到:“你是否有過周游世界的夢想?”俞敏洪曾經帶著遠游的夢想和100元錢獨自出發,走到廬山,他為一個旅館打掃院子求得一夜安居;走到華山,他憑自己插秧的技能掙得10元錢,然后繼續上路。“只要你努力追求,總有辦法做到,人的真正能力就是可以隨時隨地地那自己的能力交換財富。”他希望同學們相信,世界是為你而存在的,要努力把它放在心中。
我認為俞敏洪說得非常對,正所謂“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先進的技術可以為你掙來錢,卻不會像物質交換一樣消失。不由又使我想起《恰同學少年》中的毛澤東與蔡和森曾在假期不帶分文,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寫出絕好的對聯換取不帶分文周游長沙的夢想。我想:大凡偉人們都有偉大的夢想,并都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同時還都有不怕苦不怕累,敢闖敢干的精神。這些都是值得我去好好學習的。是呀!要想一計在身,不去刻苦的學習,再簡單的科學知識也掌握不了,別說周游世界,那將是寸步難行。
“如果去布達拉宮,你是選擇步行還是坐飛機?”同學們答案不一,俞敏洪用“鷹和蝸牛”的故事講述了“經歷的過程不同,收獲也不同,但在塔頂看到的世界是相同的。”鷹和蝸牛站在金字塔頂,它們達到了同樣的高度,鷹是一下子飛上去的,它覺得很平常很容易。而蝸牛是一步步爬上去的,很艱難但它很快樂,很珍惜頂部的風景和感覺。
看到這兒,他鼓我士氣,催我奮進,我知道自己不是雄鷹,但我一定要用蝸牛的精神向前、向上,拿出自己的真心用足夠的耐力和耐心讓時間來驗證。我的目標是金字塔的頂端,去飽覽世界的美好風光。
俞敏洪說“猶太人顛沛流離,卻依然是世界上富裕的民族,原因之一是他們的孩子在出生時就被告知:什么都不屬于你,除了你的頭腦中的智慧和創造的技能。”他們懂得用自己的智慧去創造財富。我想到在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人,不知道學習,常常是比吃比穿,自己只會伸手向父母索要,不懂得自食其力,這很值得我們深思。深思之后,覺得我們已經是中學生了時不我待,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奮起直追,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學好每門功課,為將來掌握高端的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俞敏洪的經典語錄多如牛毛,激揚文字,指點迷津,他之所以能成為時代的強者,就是因為他博學、善思、勤奮、堅強……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精選篇4
戴玉超同志作為國網固鎮縣供電公司輸電運檢班班長,20歲參加工作,在熱愛的供電部門苦苦耕耘了二十五個春秋。二十五年來,他一直扎根一線,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做一名普普通通卻踏踏實實的電力工人。他崗位講奉獻,吃苦搶在前,他嚴格抓管理,安全放第一,他恪盡職守為電力,頑強拼搏盡我責,從一位青澀的毛頭小伙子成長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老師傅,一位深受群眾稱贊的崗位能手,一位領導和同事信得過的優秀班長。在他身上有那么多優秀的品質,作為一名電力員工來說,我們要學習的太多太多。
通過學習勞模精神,使我充分認識到勞模“愛崗敬業、為國為民的主人翁精神,爭創一流的、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勇于創新、改進的開拓的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黃牛’精神,甘于奉獻的精神、樂于服務的忘我精神,緊密協作、關愛的團隊精神”,是各行各業、各崗位在千變萬化的復雜社會環境下不斷前進的精神保障。
作為每一個有責任的社會人,我們要學習勞模精神,樹立起“愛崗敬業、為國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創新,尋求突破,克服一切困難,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習勞模那種堅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興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勞動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突出的業績,就是因為他們始終有著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干好事業的堅定理想信念,我們就是要像他們一樣,志存高遠,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扎實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會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
學習勞模那種勇于創新、爭創一流的、與時俱進的進取和開拓精神,我們要在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尋求革新,創新工作方法。
學習勞模那種艱苦奮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充分說明了事業是實干出來的,求真務實、兢兢業業工作,就是我們學習勞模的的最好行動。
學習勞模那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黃牛’精神,甘于奉獻的精神、樂于服務的忘我精神,
勞模精神是時代的旗幟,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我們就要牢固樹立“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生態度,進一步擴大公司勞模的社會影響力,傳遞正能量,引領新風尚,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勞模,廣大員工要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積極營造公司上下學習勞模、宣傳勞模、爭當勞模的濃厚氛圍。像我們身邊的勞模一樣,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說真話,走正道,辦實事,積極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中去,銳意進取,工作干一行愛一行,任勞任怨,愛崗敬業,務實奉獻,為固鎮電力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學習時代楷模精選作文精選篇5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5月4日下午,由云南師范大學團委、校工會、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師教育聯盟辦公室聯合主辦,校學生會承辦的慶祝五四青年節“最美云師人”先進事跡分享會在呈貢主校區匯學2幢101報告廳舉行。
全國先進工作者、云師大能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張無敵教授,云南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云師大歷史與行政學院院長何躍教授,2014年度云南十大新聞人物、云師大外國語學院美國外教包瓊老師,云南省“技術能手”、云師大文學院周華副教授應邀為我校500余名師生帶來了精彩感人的事跡分享。學校劉宗立副校長出席分享會并作總結講話。
張無敵教授首先以《沒有云師大,就沒有我》為主題開始自己的深情分享。張教授長期奮戰在科研工作第一線,從事沼氣利用、燃油開發、清潔燃料、氫氣利用等方面的能源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張教授表示,自己在從事科學研究時雖然辛苦,但是很開心,因為云師大這個溫暖的大集體,給了自己展示價值的舞臺。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鼓勵在場的青年大學生們,要腳踏實地,立志高遠,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做一點實事,并從中感受快樂。張教授的話語樸實真摯、飽含深情、催人奮進,贏得了現場聽眾的熱烈掌聲。
何躍教授飽含深情地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感悟,特別分享了對學校的感恩之情。一句“感激母校把我推上了榮譽的前臺,感激母校以博大的胸懷接納我”,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曾身患癌癥的何教授在學校的關懷和同事的鼓勵下,背著化療棒去給學生上課。艱難的過程使他明白,“我們不該讓周邊痛苦的面孔來埋沒自己的夢想”。何躍教授專門從事跨境民族教育研究,這讓他更加擔心國家以及國家邊境安全,強烈的責任感使他更積極地去關愛跨境民族學生。他心懷祖國、忘我工作、關愛他人的精神,讓大家由衷敬佩。
包瓊老師是一位美國人,但她大部分的生活時間都在中國。她認為讀書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的事,因此包瓊老師把很多的精力致力于圖書館的建立。幽默而風趣的一句中文“不會吧”,表達了當她獲知得到和楊善洲一樣的榮譽時的驚喜。“只要你想做,任何事都可以做。”是包瓊老師給云師青年學子的鼓勵。最后她用簡潔而深情的話總結自己的分享――“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為自己是云南師大的老師而自豪,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因自己是云南師大的學生而驕傲。”勇敢逐夢、熱愛教育的包瓊老師,以她的愛心奉獻贏得了師生的敬重。
周華老師用學者的智慧與大家分享了他對“師道”的理解和對大學的感悟。他重新調整了《師說》中“傳道授業解惑”一語的順序,認為第一層次是授業,第二層次是解惑,第三層次是傳道。他認為老師應該“致業”,而不僅僅是“職業”。同時,他希望同學們主動給老師創造“解惑”的條件,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周老師認為,大學是學習新知的殿堂,大學老師應該傳播人文精神,進行人文思想的培育和啟蒙。最后,他特別表達了對學校的感激,認為是云南師大給了自己榮譽和信心。
四位嘉賓的精彩分享,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勞動模范、新聞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進一步堅定了追尋夢想、履行使命的信心和決心。在現場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紛紛舉手與嘉賓交流互動,現場頻頻爆發熱烈的掌聲。
劉宗立副校長在分享會上作總結講話,受學校黨委書記葉燎原教授、校長蔣永文教授的委托,他代表學校向全校的青年學生和青年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他強調,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是社會的未來,只有按照____在與北大師生座談時提出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希望我校廣大青年學子以分享先進事跡的張無敵教授、何躍教授、包瓊老師、周華老師以及其他工作、學習、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先進人物為榜樣,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立志高遠、勤奮學習,扎實工作、銳意進取,勇于創造、艱苦奮斗,書寫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最后,全體人員起立高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在鏗鏘的團歌聲中,分享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