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
學習張桂梅老師的“紅梅”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師德大愛,不改初心,牢記使命,在教育路上奮勇前行!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7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1)
一縷清香一份灑脫,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潔與傲岸,那是陶潛的五斗詩魂;一頁歷史一面鏡子,做真正的自我,展示理性與忠貞,那是屈原最后的倔強;一生清貧一份堅守,做真正的自我,展示堅定與無悔,那是張桂梅的偉大寫照。
燃燒自我,蠟炬成灰淚始干。
張桂梅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是她四十歲前的人生寫照。1996年,張桂梅選擇到條件艱苦的華坪縣任教,本為了沖淡心中喪夫之痛。但是她看到山區老鄉對教育的期盼,感受到了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于是選擇扎根下來。她抓住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即使遭受病痛的折磨,她也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大愛無私。
公而忘私,不辭辛苦入山林。
為了讓那些女孩有受教育的機會,張桂梅每年寒暑假都深入大山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帶進大山。她走過十幾萬公里的艱難山路,走進一千多名學生家里。家訪途中,她發過高燒,摔斷過肋骨,甚至病發昏倒在路上,但她腳步從未停下。她要改變大山深處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大山深處女孩及下一代的命運。就這樣,她不辭辛苦,始終走在大山教育的第一線。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辛勤耕耘。
信念如鐵,一片丹心向陽開。
2008年女高辦學不到半年,17名教師跑了9個,面臨癱瘓。但她未曾想過放棄,她心中一直堅守著“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的信念。她意外發現剩下8人里有6名黨員,張桂梅開始鼓勵他們發揚戰爭年代黨員守陣地的精神,最終守住了這塊教育扶貧陣地。群山里的這所小小女子高中也從此成了紅色精神高地。曾有人說女高“學生苦學、教師苦教、政府苦辦”。但張桂梅全憑理想信念才撐下來。她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堅持不懈。
在華坪女高,每位孩子都會說那句口號:我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她們從大山飛出去,飛得越來越遠,是因為有張桂梅校長和千千萬萬的基層教師用雙手在托舉著她們的人生之路,他們像光一樣溫暖了整個世界。
張桂梅用她拳拳熱血之心回報華夏,將人生歲月贈予祖國山河。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2)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 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3)
在脫貧攻堅這場戰斗中,需要每一個心系云南之人發揮自身的作用。廣大黨員干部更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如同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讓云嶺大地上的民族之花開得更盛。在脫貧攻堅戰之中,我們看到他們忙碌而美麗的身影:他們有的投身教育,讓失學的孩童重新燃起未來的希望;他們有的深入田間地頭,為貧瘠的土地帶來更多的收獲;他們有的深入一線,讓老百姓心中多了一份依靠。他們是楷模、是先鋒,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撐起女孩希望天,教育開出希望花。遇到張桂梅的孩子無疑是幸運的,她是136個孤兒的“事實媽媽”,她把1600多名山區貧困女生送入了大學。是她陪伴這些孩子們,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讓這個世界充滿色彩與美好。張老師被女孩子們親切稱為“張媽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給了她們探索人生的選擇權,讓女孩們的人生不再被定義。強調,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確保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具備就業創業能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張桂梅正是沿著教育扶貧這條路,播撒著希望的種子,讓希望的種子落地發芽,在祖國的邊疆開出最美的花朵,也讓我們見證著紅土大陸的奇跡!
論文寫在大地上,科技服務老百姓?!拔揖褪且粋€會種莊稼的農民”,朱有勇是農民的兒子,知道農民之累、種地之苦。只是當他學成歸來,他還是選擇回歸田野、回到農民的身邊,只因這是他深愛的紅土大陸。如何讓農民少一點辛苦、多一點收獲,這是朱有勇一直思考的事情,他始終堅持“為農業、為農村、為農民”服務的初心,樂于當“農民院士”去窮鄉僻壤的山村工作??梢哉f朱有勇為昆明及整個云南“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民的口袋和精神都富足起來”奉獻了自己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時代楷?!钡娜烁聍攘?
兩鬢斑白亦無悔,惟愿青春放光芒。“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奮斗是青春最美的顏色,奉獻是人生最好的注腳。云南八零后官員李忠凱頭發花白,在脫貧攻堅戰中,他遍訪全鄉1656戶貧困戶,精準施策,努力尋求脫貧致富的“良方”。因為整日奔波,他有了與實際年齡不符的相貌,并被網友質疑其真實年齡。在成為“網紅”后,李忠凱表示:“我只是眾多基層干部中的一員,比我辛苦的還很多,我更關心的是網友對基層干部的關注,而不是我的白頭發?!币粋€人真正的美在他的內心,而不在他的容顏,正是因為有了李忠凱這樣奉獻青春、燃燒青春的人,我們才不斷前進在脫貧攻堅戰的道路之上攻城略地。
一位老師、一位學者、一位干部,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份——共產黨員。而他們也只是云嶺大地上萬千基層黨員干部的代表。還有更多與他們一樣在脫貧攻堅之路上默默奉獻的共產黨員,他們的無私付出讓我們堅信:我們一定可以取得脫貧攻堅戰的最后勝利,譜寫出中國夢的云南篇章,將彩云之南建設得更加美麗!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4)
通過參加這次報告會,我從宣講團對張桂梅先進事跡的宣講報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境界,在我們臨縣華坪居然還有這樣一位偉大而平凡的人,這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張桂梅---“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華坪縣女子高中的創辦者,華坪縣孤兒院院長,少年喪失母親,青年喪父,中年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身患重病卻始終堅持上課……這就是我對她最初的了解,或許很多人對張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這,或許很多人都不理解,難道她不要命了嗎?她究竟為了什么?但是隨著宣講的不斷深入,隨著心靈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產黨員”她是那些貧困山區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兒的“媽媽”。我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張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崗位,干著不平凡的事,在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桿,生活的磨難沒有擊垮她,病魔更沒有讓她倒下,她擔負起了一個偉大母親的責任。她用赤誠的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女子的人生夢想,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無愧于“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等一身榮譽。
“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三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的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奉獻給學生和孤兒,這些事跡正如他所說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正是因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報,才造就了一片“綠洲"。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張桂梅老師的崇高精神猶如一棵蒼天大樹,供人們歌頌,更是我們黨員學習的楷模。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5)
頭幾年,張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訪,曾因過度勞累昏睡在路旁。她嘗試過自己租車,也騎過馬和摩托,肋骨斷了兩次。后來縣里派車幫助她家訪,可幾乎每一個學生家里都還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斑^去張老師能風風火火地走路,后來病越來越重,有些難走的路段需要攙扶。今年需要攙扶的時候就更多了?!币恢备S張桂梅家訪的華坪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秀麗說。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張桂梅在6天里走遍華坪縣榮將鎮、石龍壩鎮、興泉鎮、船房鄉的37個村小組,走訪了39個農村學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訪六七個學生家庭。最遠的家訪路是去高三學生羅青青(化名)的家。乘車40多公里到達船房鄉華榮村后,張桂梅還要走半個多小時的上山小路到羅青青家。在同事和羅青青的攙扶下,張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幾分鐘就停下來大口大口地喘氣。路過一條淺淺的小溪時,她已無法抬腿跨過,只能拖曳著雙腳劃過水面。
自2008年創辦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開始,12年來,每屆高三、每個農村學生,張桂梅都要利用假期盡量家訪一遍。她不是麗江人,卻已走遍麗江各地山山水水。她的足跡覆蓋約1552名學生的家庭,行程11萬余公里。
張桂梅把1804個貧困山區女孩送出大山,送進大學。她創辦的女子高中歷屆高中畢業生升學率100%,今年高考又創最好成績,159個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張桂梅仍不甘心,還沒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她仍舊拖著病體去家訪,她要去了解每個學生家庭的情況,去解除每個學生的后顧之憂,讓學生再加把勁,明年高考打個漂亮仗。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6)
“如果我是一條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潤一片綠洲。”這句話出自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一位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的鄉村教師。從照片看,她身軀瘦小,臉龐滄桑,但目光堅毅而執著。40多年來,她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投身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用持之以恒的無私奉獻,幫助鄉村女孩走出大山,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
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作為時代的“燃燈者”,張桂梅的故事讓許多網民熱淚盈眶。圣者渡人,40多年來,張桂梅笑對人生風雨坎坷,始終堅守在祖國西南邊陲的教師崗位上。從寸寸青絲到頭發花白,未曾改變的是對山區學子的愛心,對教育事業的信仰。她幫助一個個孩子改變人生的軌跡,進而幫助一個個家庭改變困難的處境,這是何其崇高的事業啊!
張桂梅讓人熱淚盈眶,還因為她激發了人們對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群體的感懷。我們相信,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還有無數像張桂梅一樣的老師。他們終其一生或許默默無聞,用生命踐行使命,用情懷抒寫擔當,看似普通平凡,卻無比崇高。他們持之以恒的堅守和奉獻,溫暖了每一位學子的心靈。社會不該也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識文斷字的讀者心中都有一份師恩難忘的情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張桂梅恰似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又何嘗不是教師群體的寫照呢?致敬張桂梅,就是致敬每一位潤育桃李的教師。謝謝你們——讓知識傳承,讓文明繼續,讓青春激蕩,讓學子成長,讓夢想飛揚!
致敬張桂梅,同時也表達了黨和國家尊師重教的一貫立場。事業發展,人才為先。我們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扎根基層,扎根西部,扎根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培養人才、積聚力量。
張桂梅時代楷模作文(精選篇7)
當你身處大山,你會做什么?當你看到貧困之人,你會做什么?當你聽到女孩因家中貧困而輟學,你又會做什么?張桂梅做的是一次次的幫助,一次次的奉獻,一次次的大愛。
大愛是張桂梅在外流浪五年,集資辦校的決心。
“當我提出這個想法時,很多人都認為這很瘋狂。”張桂梅深入大山,了解山區女子大多因貧困無法上學時,心中便萌生了想要辦一所免費高中的想法。不要說學校是免費的,在當今男女開放的觀念下,女子高中也很難辦成。對此張桂梅了然于心,但她更知道自己辦校的決心,于是她決然踏上了五年“行乞”的日子,日復一日的敲門,說明來因,遭到拒絕,五年來,雖然她只集到了一萬錢,但她始終未曾放棄過,堅定固執地走下去。
大愛是張桂梅家訪路上一個又一個的腳印。
高中辦好后,仍有部分學生因各種原因輟學,但張桂梅不同意,也絕不允許?!拔也粫屗麄冸S意離開,一定要留住他們?!庇谑敲磕旰罴?,張桂梅都親自前往學生家中進行勸導,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堅持下去,張桂梅長年如一日的堅持家訪,終究留住了大部分學生在校學習,那深山里一個一個的腳印正是她愛的明證。
大愛是張桂梅身患疾病,仍心系學生的真情。
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家,他把學校當成家,患病后,他開始了后勤工作即使腿腳不便,仍堅持住在三樓宿舍,只為如果有情況,她可以第一個出去,為他們擋一下。早晨叫學生起床,中午督促學生吃飯,晚上陪學生一起入睡,張桂梅將自己的一片真情系于學生。
“我要改變一代人。”這句話承載著張桂梅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的深深執著和濃濃大愛,你看,校園內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你聽,孩子們口中一聲聲真摯動人的“媽媽”;你思,這如何不是人間大愛;你感,以己無悔之心花,奉大愛永恒之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