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時間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三伏時間,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具體日期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復一次。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三伏天為什么有長有短
伏天的長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別上。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后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的時間不同,所以導致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兩種情況
三伏天什么時候結束
三伏天結束于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通常是陽歷8月中旬到9月中旬這段時間。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通常每年的持續時間在20到40天之間。三伏天的開始和結束日期是根據歷法和節氣來確定的。在古代,二十四節氣中,立秋在處暑之前,所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就是第三伏天的開始,標志著三伏天的結束。
然而,由于歷法的不同,不同年份的三伏天持續時間略有不同。根據干支紀日法,每年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因此,三伏天的具體結束時間可能因年份而略有變動。
頭伏飲食注意事項
諺語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面食的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此時,新麥剛收月余,帶著麥香的面食可以增加食欲,排出“熱邪”。伏天里晝夜溫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注意夏季衛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霉變高發期,要注意食物保質、保鮮。
防暑是人們永遠需要重復的'話題。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嬰兒、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實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綠豆湯,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換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曬措施,活動不要過量,避開中午時段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駕駛。
三伏天時皮膚腠理開泄,機體代謝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貼藥,藥性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治病強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