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有什么民間習俗
白露有什么民間習俗?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孟秋的結束和仲秋的開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白露有什么民間習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露有什么民間習俗
1、吃鰻魚。
這個節氣起,老蘇州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養陰潤肺;還會吃些鰻魚(鰻鱺),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在甌江口外的洞頭島,照例要吃鮮鰻魚熬白蘿卜,鰻魚營養豐富,而白蘿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熱氣”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2、推燕車。
在山東省郯城縣民間有“白露到,娃娃推著燕車跑”的傳統習俗,家家制作能發出悅耳聲響的小燕車,孩子們推著燕車跑步御寒,可增強體質。
3、吃龍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習俗。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吃龍眼最好剝殼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湯內,早餐時吃,健脾,補充水分,不易上火。
4、白露節。
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滋補身體。這“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5、祭禹王香會。
每年白露時節,太湖人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6、吃番薯。
在文成,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中醫學認為,紅薯味甘性平,補脾益氣。《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7、白露茶。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葉叫白露茶。老南京人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前后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變涼階段的自然力量。
白露節氣的特點是什么
秋天是一個很好的季節,白露節氣的特點也有很多,一般在這個時候是最好的季節,陽光明媚和煦,天空湛藍如海,云朵潔白閑靜,清風徐徐送爽,柔漫的風兒送來了滿園花果的飄香。白露期間,蒙古高壓帶來的冷空氣,已有一定實力,一般來說勢力不是很強,主要影響我國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極個別時候強冷空氣可以南下到華南北部一帶。北方受其控制,降水減少,云淡風輕,氣溫不冷不熱,是一年中登高望遠秋季旅游的黃金季節。隨著日照減弱,冷空氣降溫影響,特別是一場秋雨過后,最低氣溫下降幅度明顯。我國各地每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之間的溫差逐步加大,也就是氣象上通常所說的日較差增大。另外,這個時候可能還會有秋旱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會出現在山地林區,空氣干燥、風力加大,這個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森林火險。
白露的三候分別是什么
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的是白露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
鴻雁來
白露節氣后已經快要進入深秋了,鴻雁紛紛由北向南遷徙,尋求溫暖的過冬場地。
玄鳥歸
玄鳥即燕子,燕子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子離去,便帶走了北國的生機,帶來了寥廓的寒天。
群鳥養羞
“羞”同“饈”,是一個通假字,有美食的含義,到了白露節氣,天氣開始進入深秋,動物感知到了季節變化,開始貯備糧食,準備過冬食物。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白露這個節氣代表天氣開始轉涼了,水汽會在地面上凝結而形成的水珠,例如草木早晨會披上露水,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白露也是全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俗語說,“白露夜寒白天熱”、“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天文教育專家介紹說,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9月的頭一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在這個時節,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而凝結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稱“白露”。這個節氣代表了天氣溫度的轉變,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就需要多注意天氣的變化,多注意保暖,溫度比風度更加重要。
白露節氣的來歷
白露節氣的來歷來自古人對太陽的運行規律的認識。
古人通過對天象的觀察發現了太陽東升西落的規律,認識到太陽的運行路徑是個圓形,并將太陽一年的運行路徑稱為黃道。又根據變化角度大小把一年里太陽的位置分成了二十四等分,每一份十五度,也就是二十四黃道。
在長期驗證二十四黃道規律的過程中,古人又發現氣候變化好像和這二十四黃道有聯系,就這樣就出現了二十四節氣的分布情況,然后通過對每個節氣所在季節的表現形式進行了命名,最后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四節氣。
白露節氣名稱的來歷在在古籍里是這樣描述的,據元代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地面產生的水汽凝結成了露珠,秋天屬金,金色是白色的,所以白就是秋天露水的顏色,白露的出現也說說明天氣逐漸開始轉涼。
白露的“白”是根據古代陰陽五行來定的,古人認為春屬木,夏屬火,冬屬水,秋屬金,而金為白色,木為青色,水為黑色,火為赤色,土為黃色。所以就得來秋天的顏色為白,這就讓原本應該叫秋露的節氣最終定為了“白露”這個更加具有文化底蘊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