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有什么含義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天氣轉涼。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節氣有什么含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白露節氣有什么含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露節氣有什么含義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節氣。進入白露節氣,初秋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陰寒之氣上升,天氣漸漸轉涼。“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轉化過程中,豐收的秋季帶給了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
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后,天高云淡、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早晨與夜間會有絲絲的涼意。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白露節氣的特點
秋高氣爽、全年晝夜溫差大,涼爽的秋風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白露節氣的風俗:收清露、飲白露茶、吃番薯、啜米酒、祭禹王、吃龍眼、十樣白、秋社。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也是秋季第3個節氣,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節氣風俗活動
飲白露茶: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白露茶多了一些過火的味道,給人的感覺剛剛好,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祭禹王: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十樣白:在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
白露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白露在秋季,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后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
進入白露表示天氣已轉涼,徹底告別炎熱的夏季,早晚溫差較大,早上起來地上的落葉、路邊的小草、草叢上的蜘蛛網等上有面很多露珠,露水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氣溫日際變化大。 建議: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不要洗冷水澡,以免著涼。
白露節氣是什么時候?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節氣的到來,溫度全面轉涼。颯颯秋風至,裊裊炊煙香。白露節氣全面擺脫高溫的折磨,竄窗而入的陣陣涼風,在悠悠細雨的伴奏下帶來一曲清幽。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