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有趣活動
白露節氣的有趣活動都有什么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白露節氣的有趣活動都有什么?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白露節氣的有趣活動都有什么?
收清露
白露節氣,民間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饑,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吃龍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傳統習俗。人們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效果。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
烏骨白毛雞或鴨子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吃了這樣做出來的食物,可以滋補身體,使人不會得關節炎。
白露濕邪小心腸胃疾病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在夏季,人們為了防暑降溫,往往生食大量瓜果。“甜蜜”的瓜果易生食,從而阻礙脾胃的運動消化功能。如果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則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后應少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白露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早晚溫差大。對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急性事件來說,太冷太熱都是誘發因素。因此,在季節更替之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別注意。
季節更替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這是因為,夏天吃的藥和秋冬吃的藥量和藥效都有所不同。夏天熱,血管擴張,可能劑量較小;而秋冬天氣轉冷,血管收縮,則需要增加劑量或根據病情換藥,要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同時,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秋季養心,還要做到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
白露節氣歷史演變
二十四節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這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歷書說“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進入"白露",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雖然暑熱可能不會一下子退場,但是悶熱感會逐漸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涼意。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太陽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白露,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這是“白露”名由之一。
白露的諺語有哪些
1、“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2、“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著涼。所以,家里的老人會叮囑小朋友不要露身了,早晚要添衣。
3、“白露身不露,著涼會瀉肚。”意思是在白露的時候,家里有小孩的要穿上襪子,因為寒氣最容易從腳底或是關節處侵入,而背心、超短裙之類的衣服就最好不要穿了。
4、“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日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