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jié)氣特點介紹
不同的節(jié)氣有著不同的節(jié)氣特點。處暑節(jié)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熱到此為止了。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硖幨罟?jié)氣特點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處暑節(jié)氣特點介紹
1、秋老虎
處暑雖然在立秋之后,但在處暑尾聲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樣的天氣被稱為“秋老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
2、氣溫下降
每年8月底到9月初,氣溫走低是處暑節(jié)氣其中一個現(xiàn)象。而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太陽的直射點繼續(xù)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同時也受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的影響。
3、秋高氣爽
處暑之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有可能出現(xiàn)較大的降水過程,因此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由于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是很適應,很容易引發(fā)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4、雷暴活動
處暑節(jié)氣里,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qū)雷暴活動仍較多。我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qū)秋雨偏多,且以綿綿細雨為主。
處暑節(jié)氣的風俗
1.開漁節(jié)
處暑以后是漁業(yè)收獲的時期,每年處暑期間,中國沿海地區(qū)常會在此節(jié)氣舉行多種形式的活動,歡送漁民出海,期盼漁業(yè)豐收。還有各種儀式和文化經貿活動。
2.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tǒng)。處暑這天,老北京人都會去處暑吃百合鴨,像烤鴨、白切鴨、荷葉鴨、百合鴨、啤酒鴨等等,不但味道鮮美而且還能防治“秋燥”。
3.祭祀迎秋
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jié)”。在古時候,民間認為自己的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有了祭祖的習俗。另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正是出行游玩的好季節(jié),故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4.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在水中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處暑是秋天的第幾個節(jié)氣
處暑是秋季的第2個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4個節(jié)氣。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jié)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jié)氣。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qū)外,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xiàn)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節(jié)氣正值農作物收成時刻,古時人們舉行各種儀式來祭祖以及拜謝土地爺。處暑之后,秋意漸濃,也正是人們迎秋賞景的好時節(jié)。 天文專家稱,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北京城區(qū),白晝長度已經由夏至的15小時縮短到13小時25分鐘,正午太陽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太陽開始偏南了。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xù)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
處暑如何養(yǎng)生?
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了貯存體內陽氣。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愛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要保證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并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夏天結束了,就意味著秋季的開始。這個時期,氣侯逐漸干燥,身體里肺經當值。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保持飲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蔥、桂皮、酒等;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辣椒、茄子、馬鈴薯、梨等;多吃堿性食物,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適量增加優(yōu) 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此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處暑為什么要吃鴨子?
1、民間一直流傳吃鴨子的習俗
處暑吃鴨子的習俗一直流傳。民間吃處暑鴨,有很多種吃法: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五花八門。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tǒng),一到處暑,北京人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等。自家可以烹制鴨子煲山藥、白斬鴨、清蒸鴨等,并按自己的口味調制些調料汁,鴨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來。如果喜歡泡菜口味的鴨湯,可以買來四川泡菜與鴨子同煮,但千萬不要放醬油,湯的顏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帶鮮,口感特別清爽。
2、天氣原因
“處暑”到來表示炎熱的暑天就要終止了,在我國許多地方,處暑意味著涼秋的開始。從這一天以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溫差增大、晝暖夜涼;但是有的地方也會出現(xiàn)“秋老虎”的短暫高溫天氣。營養(yǎng)人士稱,此時飲食應遵從處暑時節(jié)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yǎng)陰的食物。鴨子是屬于適合處暑之際的潤燥食物。
3、鴨子本身營養(yǎng)價值高
鴨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鴨肉中蛋白質含量約16%~20%,比豬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豬肉(37%)低。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而鉀、鐵、銅、鋅等元素都較豐富,鴨蛋中礦物質、維生素A含量也高于雞蛋。
鴨全身都是寶。鴨肉味甘、咸、性涼,具有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于骨蒸勞熱、小便不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癥。老母鴨能補虛滋陰,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人有唇干口燥它能緩之,人有陰虛發(fā)熱它能解之”。鴨血具有補血、清熱解毒之力。鴨蛋具有滋陰補虛、清熱潤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