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必吃的8種食物
2023處暑節氣必吃的8種食物是什么呢?快快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處暑節氣必吃的8種食物點擊就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3處暑節氣必吃的8種食物點擊就看
1、鴨子
南京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在“處暑”時節吃鴨子。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的麻鴨最為搶手,據悉,那里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如果自己沒有時間做鴨子吃,人們也會去熟食店買上一個鴨子,有時間的,就會在家里精心準備一道用鴨子做的菜,還可以將這些菜送給自己的鄰居,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2、龍眼
老福州的生活習俗是,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的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老一輩的吃法就是剝一碗龍眼,混著稀飯一起吃。
3、白丸子
老福州在處暑還會吃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非常簡單。在處暑的時候吃白丸子,既可以為自己的身體補充一些能量,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白丸子是一種非常適合夏季的食物。
4、涼茶
處暑煎藥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都有煎涼茶的習慣。人們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再回家將茶煎好。處暑的時候喝藥茶,有清熱去火的功效,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所以處暑煎藥茶就逐漸成為一種習俗了。
5、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酸梅湯是一種在夏季十分受歡迎的飲料,口感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喝。
6、吃糖醋蓮藕
蓮藕,美容解疲,渾身是寶。民間也有吃糖醋蓮藕的習慣,并且蓮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無論是促進新陳代謝還是緩解疲勞,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蓮藕雖小,渾身是寶。除了蘊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以外,它還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
7、吃石榴
處暑是吃石榴的季節。石榴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高于蘋果和梨。紅粉皮石榴含維生素C高,青皮石榴含維生素E高。石榴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殺蟲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
8、吃玉米
處暑是玉米成熟的季節,新鮮玉米中的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極少,因此,新鮮玉米是賴氨酸的主要來源之一。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
處暑節氣秋高氣爽
處暑過后,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后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處暑節氣會氣溫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處暑節氣為什么吃鴨子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鴨肉味甘、咸、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可使結核病患者減輕潮熱、咳嗽等癥。老母鴨能補虛滋陰,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鴨子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烤鴨、荷葉鴨等。
處暑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候(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詩云“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日行南徑斜暉里,割稻陌阡車馬馳。(左河水)”,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