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小學班主任"史記體"評語引熱議 網友直呼有才用心
&bsp; 讀書時代,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評語大多千篇一律,刻板無趣。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老師們的評語也有所改進。日前,杭州一小學班主任的&ld;史記體&rd;評語在網上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一眾網友紛紛被這位有才、用心的老師所感動。
新華社杭州1月12日電(記者吳帥帥)&ld;該生在校期間表現優(yōu)異,熱愛班集體……&rd;近日,不少在讀書時代習慣于收到這類評語的網友,被杭州一小學班主任的&ld;史記體&rd;評語吸引。文言古風的表達、不乏詼諧的類比,不少網友看完直呼這樣的班主任有才、用心。
這位&ld;走心&rd;的班主任叫陳藝,是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學二年級的一位班主任。時至期末,熱愛書法等傳統(tǒng)文化的她,決定別具一格地用不同的文體、文風來評價學生一學期的表現。
&ld;張墨者,璞玉也。心極善,班中凡四十六人,鮮有心誠若彼者。每與人相交,必傾心以待,若謙謙君子……&rd;這是陳藝對一位學生的評價。
另外一位同學因為酷愛讀《三國演義》,陳藝將其比作張飛,稱贊其揮舞掃把,熱愛勞動。還有一位酷愛閱讀的學生,陳藝用一種對話體的書信方式鼓勵其繼續(xù)努力。
陳藝表示,這樣的評語源于她自己的愛好和實習時期的一段經歷。&ld;實習時有位前輩老師和學生互相稱呼&ls;先生&rs;和&ls;某某小友&rs;,我覺得這種師生關系很有趣。&rd;陳藝說。
網友&ld;鄧鄧&rd;表示,這是典型的&ld;人家的老師&rd;,喜歡這樣的風格。
&ld;這只是我的一種小嘗試,其實評語本身沒有好壞標準,只要著眼于學生的細微、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獨特的性格特征,用心去寫就好。效果也有待觀察。&rd;陳藝說。
有網友質疑,這樣的評語是不是超出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其實,陳藝在寫評語時都會貼心地附了白話文形式的&ld;翻譯&rd;,并希望孩子能和家長一起閱讀,獲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