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影響千家萬戶 高考大綱調整應讓考生早知道
&bsp; 高考,作為孩子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難度可想而知。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考生自身,都希望在高考中發揮出水平,順利通過這場考試,在學業上蒸蒸日上。于是,在高考迫近的時候,大家務必做好萬全準備,時刻留心注意高考的最新動態,當下,最牽動大家的當屬高考大綱的調,大家務必引起重視哦!
不管是調錄取政策,還是調考試內容,都需要堅持&ld;三年早知道&rd;的原則。哪怕再小的修訂,都會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甚至因此產生焦慮。
10月8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關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根據這份《通知》,九門學科中除了英語、政治考試內容不變外,其他七門學科的考試內容都有所調。
幾乎每年,教育考試部門都會對考試大綱進行修訂。但是,不管是調錄取政策,還是調考試內容,都需要堅持&ld;三年早知道&rd;的原則。哪怕再小的修訂,都會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甚至因此產生焦慮。
為保證教育政策的連續性,減少教育政策變動對考生和考生家庭的影響,我國在出臺重大教育政策時,都堅持&ld;三年早知道&rd;的原則。比如,減少高考加分,是2011年年底公布,2014年執行;上海和浙江在2014年宣布新高考方案,在2017年實施。這是對受教育者權利的尊重,因為任何政策的調、變化,都會帶來一定的利益調,這需要考生和家長提前做準備。
但是,有些調顯得有些匆忙。比如,有的地方高考使用全國統一卷,在高三才宣布,使用考題不同,必然影響學生應考。有的地方前一年取消英語聽力考試,第二年又恢復考聽力。取消聽力考試是考慮到農村學校英語教學情況,恢復聽力考試是倡導培養英語應用能力,聽上去都很有道,但頻繁變動讓學校和學生都感到倉促。
高考影響千家萬戶,再&ld;微小&rd;的調也會影響考生。而且,高考改革的核心不在于調考試內容,而在于改革升學評價制度。如果評價制度不變,只調考試內容,對于學生來說不過是復習內容的調,學習這些內容是為了考高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素質。
高考的考試大綱當然可以調,但需要在廣泛聽取意見之后,再進行調,而一旦確定之后,應該給學校、老師充分的準備期,同時,一旦調之后,需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調過度頻繁,除了讓學生和家長產生焦慮感,還折射出教育政策的不成熟。(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