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生育第一村:男女比例數(shù)十年來始終維持平衡
&bsp; 計劃生育,是指有計劃的節(jié)制生育,是控制人口的一種常見方法,實施計劃生育,將有效減輕人口壓力以及家庭的負擔。這一項基本國策自1966年1月28日訂立以來,對于中國的人口問題和發(fā)展問題其中彌足輕重的作用。據(jù)悉,中國計劃生育第一村‐‐貴州占里侗寨,男女比例數(shù)十年來始終維持平衡。
占里的男井、女井,井水從口感上并無特別之處
藥師吳奶銀姣,自稱每年中秋節(jié)深夜上山采藥
成都商報首席記者 劉木木 發(fā)自貴州黔東南
在我國嚴格實施計生政策的最近三十余年里,關于&ld;中國計劃生育第一村&rd;‐‐貴州占里侗寨的討論從未止息。
占里的神奇,在于其絕大多數(shù)家庭的后代為一男一女,以此達到全村男女性別平衡,最終實現(xiàn)自給自足。
傳言寨里有一位了不起的藥師,她一人所掌管的&ld;換花草&rd;,配合村內(nèi)陰陽井水熬出的藥水,有決定生男生女之奇效。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深入探訪占里侗寨,訪問藥師、村委會、當?shù)赜嬌块T及專家學者,試圖解答占里之謎。
占里《勸世歌》道:祖祖輩輩住山坡,沒有壩子沒有河。種好田地多植樹,少生兒女多快活。一株樹上一窩雀,多了一窩就挨餓。告知子孫聽我說,不要違反我規(guī)約
占里的歷史,一說數(shù)百年,一說上千年。
從江縣史志辦提供給成都商報記者的《從江縣志》中,關于占里的來龍去脈,也僅僅是一個傳說:占里村人的先祖,是廣西梧州一代人,傳說唐朝時,嶺南多次發(fā)生越人起義,起義失敗后,大批梧州人為逃避戰(zhàn)亂和饑餓被迫遷移。他們中的一些人沿柳江而上,翻山越嶺,歷盡艱辛,終于覓得一塊豐腴之地定居。這支先人&ld;吳占&rd;和&ld;吳里&rd;兩兄弟帶隊,&ld;占里&rd;地名此而來。占里最初只有5戶,后逐漸到發(fā)展到100多戶。
清朝年間,村里一位叫&ld;立&rd;的寨老,見寨里人口發(fā)展過快、土地無法滿足需求,率先提出了控制人口、節(jié)制生育的主張,并為此立下寨規(guī):一對夫婦如有50擔稻田可生兩個孩子,有30擔稻田只能生一個孩子。自此,凡違反規(guī)定者,或被掃地出寨,眾叛親離,孤獨而終。這個故事的核心人物&ld;立&rd;,成為當下占里村絕大多數(shù)家庭一子一女現(xiàn)象的邏輯源。
占里的《勸世歌》,就有這樣的歌詞:祖祖輩輩住山坡,沒有壩子沒有河。種好田地多植樹,少生兒女多快活。一株樹上一窩雀,多了一窩就挨餓。告知子孫聽我說,不要違反我規(guī)約。
村支書吳文雄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占里侗寨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有稻谷、棉花和玉米,村中田地每十年分一次,目前人均有地兩畝、水田一畝。他認為,先人&ld;立&rd;的主張世代沿襲,男女比例才得以基本平衡,占里人,才能在有限的自然資源下,獲得世世代代的滋養(yǎng)。
每年的二月初一與八月初一,是占里人的&ld;盟誓節(jié)&rd;,這一天,全寨子的人都要聚集到鼓樓處,聽寨老訓誡。
占里村僅一戶姓高,其他都姓吳(上門女婿)。村內(nèi)一銘牌顯示,吳姓家訓家風為:一不好吃懶做,二不偷偷摸摸,三不道人長短,四不攀比榮華。當?shù)毓賳T稱,解放后的占里從未發(fā)生過刑事案件,村莊夜不閉戶,是名副其實的無鎖村落,文明村落。
藥師吳奶銀姣告訴記者,&ld;換花草&rd;只有她一人識得,孕婦服用這種草藥根部的不同部位,可決定生男生女;十余名占里婦女則表示,她們并未服用過&ld;換花草&rd;
在占里走村串巷,遇到的絕大多數(shù)村民都會說,自己只有一個異性兄弟姐妹。這兩年貼于各村民門口上的&ld;貴州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家庭檔案卡&rd;,也顯示這里的家庭多為一子一女。占里教學點二年級班主任梁金和說,占里村的男女學生數(shù)基本持平。據(jù)說是充滿玄幻色彩的&ld;換花草&rd;,幫這個村莊實現(xiàn)了這一人口人類學奇跡。
2006年至2011年,河南師范大學社會實驗學講師沈潔三次深入占里調(diào)研,她攻讀的是人口人類學,她發(fā)現(xiàn),換花草的傳說有多個版本。
這些版本包括:一種藤狀物,但根部不同;一單方藥;七八種中草藥合成的侗寨&ld;祖?zhèn)髅胤?rd;;兩株草藥,一株用來避孕,一株用以改變胎兒性別。沈潔曾在寨里住了三個月,她從未見過換花草,也不相信其&ld;藥性&rd;,&ld;后來和村民相熟以后,有一些村民口風會變,他們會告訴我,其實換花草的功效,只有百分之七八十。&rd;從江縣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局計生協(xié)會辦公室主任劉華林曾做了大量的入戶調(diào)查,他說,&ld;換花草&rd;真假難辨,&ld;得到的反饋是,有人說吃過,有人說沒吃過。&rd;
現(xiàn)代醫(yī)學的常識表明,人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時就已經(jīng)決定,所謂服藥以變性的說法絕無可能。
如今占里掌控&ld;換花草&rd;者,是德高望重的歌師、藥師吳奶銀姣。吳奶銀姣告訴成都商報記者,&ld;換花草&rd;只有她一人識得,在每年中秋節(jié)深夜,她都要上山采摘此藥,再洗凈晾曬保存。孕婦服用這種草藥根部的不同部位,可決定生男生女。吳奶銀姣稱,她的工作是&ld;免費、義務的&rd;。但岜扒村村民潘老海稱,他曾介紹一位桂林人去占里村求生兒藥方,先后給予680元、2000元的報酬。
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的十余名占里婦女均表示,她們并未服用過&ld;換花草&rd;,她們的解釋,更側(cè)重于&ld;自然、天意&rd;。男人們則直接表示,&ld;那是女人們的事。&rd;
奇跡背后,關于占里的另一種傳言是&ld;為制造男女平衡而墮胎、棄嬰或醉嬰&rd;
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一份調(diào)查中稱,惟當?shù)兀ㄕ祭铮┯卸髬氲牧曀祝粚Ψ蚱薅喟胫挥幸荒幸慌?/p>
貴州一名人類學家稱,占里人認為,不到一歲的孩子沒靈魂,做流產(chǎn)不至于有太大的思想負擔
一些學者的文章還提到,占里村婦女懷第二胎時,若感覺與第一胎相似,便會引產(chǎn)
多次調(diào)研占里的人口人類學研究者沈潔介紹,因未掌握真實案例,她本人無法證實扼嬰一說的真?zhèn)危?ld;扼嬰話題敏感,后期逐漸弱化&rd;
從江縣衛(wèi)計局計生協(xié)會辦公室主任劉華林表示,他進入計生系統(tǒng)以來,從未見過占里村有扼嬰行為,外界多有訛傳
50多年來,占里村的總?cè)丝诖蠹s增加了一倍;但村里的男女比例始終基本平衡。
從江縣衛(wèi)計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1959年,占里村為154戶427人,到去年,全村為182戶827人。解放后,占里村的人口總數(shù)雖有增長,但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2012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占里村全村178戶,其中獨子戶1戶,獨女戶1戶,二女戶一戶,一男一女戶174戶,其余為五保戶。
這份官方數(shù)據(jù)記載的唯一雙女戶,是婦女吳奶玉。她生的都是女兒,大女兒吳玉花24歲,正在上大學,小女兒吳妹亮,正在上高中。她說,懷上二女兒時,她的丈夫吳老林就去世了,她沒有吃藥,生下了一個女兒。至于為何不吃藥,她沒做解釋,僅稱那是&ld;順其自然&rd;。
劉華林說,占里的計劃生育工作極為輕松,幾乎可以不管,占里的育齡婦女,無需上環(huán),無須結(jié)扎。不過,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相對周邊村寨,現(xiàn)代&ld;計生&rd;信息在占里尤其側(cè)重。在健康教育宣傳欄上,專門撰寫了&ld;避孕藥具知識&rd;,占里村村委會大樓的&ld;村人口學校&rd;和&ld;村人口文化大院&rd;內(nèi),設有計生協(xié)會辦公室、誠信計生辦公室、計生資料室、育齡婦女之家、B超室、生殖保健室等。
現(xiàn)代醫(yī)學的常識表明,人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時就已經(jīng)決定,所謂服藥以變性的說法絕無可能。
奇跡的背后,關于占里的另一種解釋是,為實現(xiàn)男女平衡的目的,占里村有墮胎、棄嬰或?qū)雰河镁谱硭赖淖龇ā?/p>
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等做過一次大調(diào)查。關于占里人口現(xiàn)象,此次調(diào)查資料提到:&ld;惟當?shù)赜卸髬氲牧曀祝粚Ψ蚱薅喟胫挥幸荒幸慌虼顺S薪^嗣的情況……&rd;
一份研究引述貴州省人類學家張曉松的觀點稱:侗寨的宗教信仰有利于控制生育和人口增長,占里人認為,不到一歲的孩子沒有靈魂,于是母親和藥師為控制生育的目的做流產(chǎn),就不至于有太大的思想負擔。沈潔介紹,因未掌握真實案例,她本人無法證實扼嬰一說的真?zhèn)危?ld;扼嬰話題敏感,后期逐漸弱化。&rd;一些學者的文章還提到,占里村婦女懷第二胎時,若感覺與第一胎相似,便會引產(chǎn)。與&ld;換花草&rd;對應的,是占里的&ld;堵藥&rd;和&ld;祛藥&rd;,其藥性相當于避孕藥和墮胎藥。
劉華林則表示,占里婦女從懷孕到生產(chǎn),他們都一清二楚,他進入計生系統(tǒng)以來,從未見過占里村有扼嬰行為,外界多有訛傳。&ld;溺嬰、醉嬰一旦發(fā)生,公安部門就會介入。&rd;他說,他陪同多位臺灣、北京、貴州等地的專家學者做過長期調(diào)研,至今均未獲得權(quán)威答案,&ld;我更側(cè)重相信,是水土環(huán)境或當?shù)貎商ブg相差四五年的做法,造就了這個奇跡。&rd;
(四川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