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生體驗當創客 現場設計制作電動車
創客這一詞語,原本是指勇于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為現實的人,之后,該詞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在時代不斷發展的現在,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創客一族。希望通過他們的智慧與創意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強壯大。日前,據悉北京小學生體驗當創客,自己動手發明創造,玩的不亦樂乎。
“底盤有點兒低,拐彎可能有問題,要不要調高點?”昨天(18日),在剛剛開幕的北京科學嘉年華上,第四互動體驗區“創客汽車城”里,一群小學生正埋頭設計或組裝新能源汽車。作為2016中國科普日的主場,第六屆北京科學嘉年華讓孩子們提前體驗了當“創客”的滋味。
今年科學嘉年華以“創新放飛夢想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分為創新光耀北京、未來創客城堡、創新樂園、創客汽車城、世界科技園五個互動體驗區。昨天,更多中小學生來到水立方與鳥巢之間的這片廣場,在300多個科學互動體驗項目中玩翻天。
新能源汽車是時下的科技焦點,“創客汽車城”為大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親手設計、手繪、制作、組裝一輛電動車的機會。豐臺一小五年級的幾名同學圍著一張圖紙一邊研究一邊動手,一輛頗為古典工業風格的單人電動車已經初露真容。“小學生真的能看懂圖紙嗎?”對于這個疑問,在一旁觀望的指導老師說:“可以的,要對孩子們有信心,更要給他們動手的機會。”
化學實驗大舞臺上,零下一百多攝氏度的液氮瞬間做成冰淇淋,讓小朋友們樂開了花。德國科技團隊現場用實驗講解了火星上取水的方法,引得很多小朋友嚷起來:“我們中國也要探測火星了!”排隊最長的永遠是各種VR體驗項目,一項名為“魚鷹行動”VR可以讓體驗者體驗10分鐘空中緊急救援的行動,很多男孩玩了一遍還不夠。此外,自己用木車床做一支圓珠筆、玩一場機器人的“植物大戰僵尸”……都是孩子們喜歡的項目。
科學嘉年華期間,第四屆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同時舉辦。從9月18日至25日,20部來自美國、德國、阿根廷和中國的科技電影分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展映,包括巨幕類、球幕類和2D數字類影片。
攝影/記者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