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中考改革 探索"等第制+分數制"相結合
&bsp; 中考,是學生們學習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正所謂,初中努力拼搏,中考考取一個好成績,將來才能順利進入一個想的高中,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為今后上大學做準備。所以,中考的改革也時時刻刻牽動著萬千家長以及學子的心。近日,據悉長沙正探索中考改革,擬將&ld;等第制+分數制&rd;相結合。
&ld;長沙今年將啟動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調研工作,完善中考成績的呈現方式,探索與湖南新高考對接的 等第制+分數制。&rd;8月22日,長沙市召開暑期教育工作會議。會上,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盧鴻鳴透露,將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新中考方案,并聽取社會意見,促進中考改革與新高考改革方向對接。按照&ld;三年早知道&rd;原則,新中考最快將于2019年開始實施。
2006年,長沙市在全國率先開展中考制度改革,改變一直使用的分數制,推行等第制,即中考成績不再以分數形式呈現,而是以A、B、、D、E五個等第形式呈現。與此同時,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也是等第制),并將評價結果與高中錄取掛鉤。對此盧鴻鳴表示,等級制的實施對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順應了國家深化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要求,以及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之所以要對長沙中考招生制度進行改革,盧鴻鳴表示,其主要原因是為了使中考與湖南新高考更好地對接。他稱,按照湖南新高考方案,今后高校錄取時將依據考生語、數、外全國統考成績和自主選擇的三門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學生。因此,中考改革也會圍繞&ld;兩依據一參考&rd;來探索。&ld;比如完善現有的等級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看能否將等級制與分數制相結合。&rd;不過,盧鴻鳴說,將充分進行調研,廣泛聽取社會意見,再制定改革方案。&ld;絕不是簡單地取消等級制,或者恢復實行分數制&rd;。
上周四,長沙召開了&ld;城區小學生早上到校時間調至8:30&rd;聽證會。盧鴻鳴表示,將從&ld;呼吁孩子多睡一會兒和縮短在校學習時間&rd;開始,為小學生出臺一系列&ld;減負&rd;措施。他坦言,&ld;減負&rd;要取得實效,并非光憑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努力就能做到,必須呼吁家長和全社會都來共同推進。&ld;學校假期嚴禁補課,孩子們就到社會培訓機構去補課,這樣的現象令人痛心。&rd;
在談到具體的&ld;減負&rd;措施時,盧鴻鳴說,今年的重點將放在小學落實,除了已經出臺的推遲到校時間,還將在家庭作業等方面進行規定,特別是要給家長松綁。&ld;比如某些學校在布置素質拓展類作業時,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需要家長協助,家庭作業 變身 家長作業 ,壓得家長和孩子喘不過氣。&rd;他表示,將針對布置作業等出臺細則,力求給家長松綁。
另外,盧鴻鳴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是被家長委員會&ld;牽著走&rd;,家長群里推薦上什么培訓機構,參加哪個補習班,甚至是收班費買教材、給老師送禮等,家長們都必須遵從。對此,他要求各校加強對家長委員會的指導監管,同時規范家長委員會的行為。
從&ld;不能擇校&rd;到&ld;不需擇校&rd;,這中間要做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促使城鄉學校品質全面提升。按照《方案》,到2020年,長沙全市學校辦學思想、辦學條件、治水平、教育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公辦中小學校&ld;擇校&rd;現象基本消除,優質、特色學校覆蓋面有效擴充。《方案》還提出,將制定化解義務教育階段&ld;大班額&rd;行動計劃,新建、擴建中小學校120所,到2020年,中學、初中班額分別控制在50人、55人以內。
盧鴻鳴透露,今年下半年將組織對首批申報標準化學校建設的304所中小學校進行評估驗收,督促各區、縣(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設標準。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新改擴建,確保學位供給,目前將小學、初中起始年級班額控制在50人、55人以內。同時將對學校違規辦學、違規招生等行為開展綜合執法。他特別強調,義務教育階段不準辦重點班、實驗班,也不準巧立名目變相地辦重點班,如果學校違規,不但將對學校進行通報,還要追究學校黨政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民辦學校違規,將面臨縮減招生計劃、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
《方案》提出,未來5年,將實施教師素養提升計劃。具體來看,包括魅力教師培育工程,卓越教師培養工程以及幸福教師推進工程。將建設10個名校長工作室、200個名師工作室(站),實施每年3000名優秀教師培養計劃(1000名城市教師掛職鍛煉計劃、1000名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發展計劃、1000名農村學校緊缺學科教師培養計劃),和五年40000名現代教育技術能手培養計劃。
同時,還將建立60個中小學教師研訓基地,健全面向教師實際需求的&ld;訂單式&rd;培養機制,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提高農村邊遠地區教師津貼補貼標準,探索制訂在農村從教30年以上教師退休后一次性獎勵辦法。實施教師定期免費體檢,倡導教師每天鍛煉一小時。
《方案》中還明確提出,將實施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工程。鼓勵學校積極探索&ld;走班制&rd;,為不同學生提供可選擇的課程。實施體育、藝術&ld;2+1&rd;項目,力爭每位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兩項體育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加強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發揮素質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和各級少年宮的作用,深入推進圖書館、博物館、游泳館(池)等社會實踐資源向學生免費開放。
按照長沙市教育局下發《關于推進公辦中小學章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2016年底前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完成章程建設,全面實現&ld;一校一章程&rd;。會議上透露,首批9所長沙市直學校章程核準通過。
長沙市芙蓉區已率先實現&ld;一校一章程&rd;,其他區、縣(市)學校章程也有序推進。
市直學校中,長郡中學、明德中學、雅禮中學等9部章程已核準頒發。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職業學校章程基本成型,其他學校章程均已進入審議、核準程序。
中考等級制取代分數制,學業成績+綜合素質均以等級制呈現,作為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首次采取對口直升生政策。首年的比例為該校派位入學并就讀三年學生的2%,以后逐年提高,最高10%。
1、取消了保送生制度,新設指標生政策。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公費招生計劃的25%作為指標生招生計劃;
2、將生物和地從綜、文綜中剝離出來,與體育合并作為一個考試維度即提前科,學業成績最高為6A。
3、對口直升生比例上調到6%。
2009年
取消了長沙普通高中本校直升生政策。
1、對口直升生比例上調到8%;
2、指標生計劃上調到30%。
1、對口直升生比例上調到10%;
2、指標生計劃上調到35%。
對口直升生增加了省級示范性學校對委托管學校的對口直升生,比例為該學校就讀三年的初中畢業生的3%-5%。
體育中考3個項目,長跑、球類自選不變,投實心球項目男子改為引體向上、女子改為仰臥起坐。
1、中考成績5個等第細化為7個。將語文、數學、英語、綜、文綜五科A、B兩個等第進一步細化為A+、A、B+、B。
2、指標生計劃數從35%上升到40%。
3、改進志愿填報方式,每個批次學校可以填報兩個平行志愿。
1、體育原來的50分增加到60分;語文分值以前120分增加到150分。
2、語文口語交際考查,英語人機對話成績列入綜合素質評價。
3、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維度增加運動與健康狀況維度,從四個維度變成五個維度。
4、等級呈現方式維持原來A、B、、D、E五個等級,A和B等級將不再細分為A+和B+,在實施等級制的同時,對單科成績前千分之一的學生較低科目成績提高一個等級參與錄取。
5、指標生資格嚴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