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云路小學"異味操場"風波再起
&bsp; 前不久,北京實驗二小白云路分校的&ld;異味操場&rd;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經過連日以來的升溫發酵之后,白云路小學&ld;異味操場&rd;,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們不禁感嘆,&ld;異味操場&rd;到底何時才能杜絕,還孩子一個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ld;異味操場&rd;事件余波未平。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近日輾轉獲得了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委托進行的該校室內空氣質量監測報告(以下簡稱&ld;政府版報告&rd;),報告中關于教室甲醛的檢測內容,引起部分家長新一輪質疑。
多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該報告檢測的甲醛位于教室,使用的卻是適用于工業廢氣排放等場合的標準;被抽樣的教室有16間,卻有13間的檢測結果是相同的&ld;003L&rd;,與一些家長另行委托檢測的結果相差較大。
這份受政府委托的報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于6月8日出具。此后,一些家長也委托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出具檢測報告(以下簡稱&ld;家長版報告&rd;)。
家長版報告和政府版報告結果間差異最大的,是對16間抽樣教室的室內空氣檢測結果。前者顯示16間教室的甲醛全部超標,最多的超標22倍,為一間數值為2283g/3的音樂教室;后者呈現的情況則樂觀許多,稱僅前述音樂教室超標兩倍,數值是02g/3。
記者對比兩份報告發現,雙方抽樣的16間教室有6間重合,但每間教室在兩份報告中的檢測結果均相差3倍以上,差距最大的為11倍,即前述音樂教室。
記者注意到,兩份報告對甲醛的判定標準均為《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即01g/3,但是兩份報告的測試標準并不一致。
家長版報告測試甲醛選用的標準是《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 第2部分:化學污染物》《室內空氣‐‐第3部分:測定室內空氣和試驗箱空氣中甲醛和其它羰基化合物‐‐活性取樣法》,兩者分別頒布于2014年和2011年。
政府版報告測試標準的頒布年代更久遠一些。這份名為《空氣質量 甲醛的測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ld;《分光光度法》&rd;)的標準在1995年頒布,標準載明該方法可&ld;測定工業廢氣和環境空氣中的甲醛&rd;,其適用范圍是&ld;樹脂制造、涂料、人造纖維、塑料、橡膠、染料、制藥、油漆、制革等行業的排放廢氣,以及作醫藥消毒、防腐、熏蒸時產生的甲醛蒸汽測定&rd;。
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任俊告訴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從這些適用范圍來看,《分光光度法》與教室不太相符,&ld;教室是一個公共建筑,不是生產車間,正常情況下應該使用《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rd;。
擁有17年產品安全檢測和化學品毒評估經驗的專業人士魏文峰也對政府版報告選取1995年的標準感到意外。他稱,現在操作室內甲醛檢測大都采用2014年的《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且此標準與國際標準IS160000-3也吻合。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咨詢了北京從事室內甲醛檢測的多名專業機構人士,印證了這一說法。
對此,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一名工作人員解釋,《分光光度法》和《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都在國標《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里被引用,&ld;一個標準推薦多個方法,這很正常,檢測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rd;,&ld;選擇任何一個都符合標準&rd;。
&ld;《分光光度法》也寫了可以用作環境空氣檢測。&rd;該工作人員說,該機構慣用這種方法,&ld;包括我們申請的資質里面,就申請了這一個資質,所以我們一般用它。&rd;
對于這些解釋,多名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南方建筑領域一名總工程師告訴記者,《分光光度法》所稱的&ld;環境空氣&rd;,如果是室內,通常指的是有相關氣體排放的室內。
&ld;這種方法適合的是存在高濃度甲醛的室內空氣。&rd;他強調,檢測機構應該有能力去確定、分析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濃度范圍內產生的誤差。按照政府版報告選用的測試標準,當采樣體積是05~10L的時候,測定范圍是05~800g/3,&ld;但甲醛本身的控制標準是0g/3,從這方面看,它有可能不在檢出范圍內&rd;。
&ld;除非檢測機構把采樣體積變大1倍或10倍,才可能把測定范圍放得更大。&rd;魏文峰也認為,選錯標準有可能是此次測試的一個漏洞,否則,最低的05g/3就已經高于國家標準01g/3的判定依據,&ld;這就像拿了一個很大的篩子試圖去篩一粒很細小的沙子,很可能全部都漏光了,測不出來。&rd;
記者注意到,在前述檢測方法之下,政府版報告中的16間教室測試結果十分接近,13間結果均為&ld;003L&rd;,另有一間為003g/3,其余兩間為008g/3、02g/3。對此,工作人員解釋稱&ld;L&rd;代表的意思是低于檢出限,&ld;就是很低的值,檢不出來了,實際上沒什么問題&rd;。
相比之下,家長版檢測報告中的各教室甲醛數據均高于01g/3,與政府版報告均相差3倍以上。其中,最小值是0118g/3,最大值是2283 g/3,平均值為0417g/3。
前述總工程師表示,政府版報告中003L的檢出限有點偏大,&ld;我們用的檢出限都是0005&rd;。他認為,檢測應該選擇適合的標準,否則結論容易存在問題,&ld;一般的化學元素的測定都會有好幾種方法,針對不同的濃度范圍或使用要求,方法都有些不同&rd;。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工作人員對此表示,兩家檢測機構都是按照標準相應推薦的方法去做的,結果差異較大是否是方法存在差異,&ld;我不便評說,只要按照規定的方法、按照規定的規程去做就行了。&rd;
魏文峰推測,政府版報告選取《分光光度法》可能是因為環保系統的實驗室平常習慣操作廢氣檢測,&ld;最熟悉的就是環保系統的標準,可能就拿著這個標準去做了&rd;。
記者注意到,西城區教委主任丁大偉曾對教室的甲醛問題公開表示,對于檢測不合格的一間音樂教室,立即停止使用,&ld;馬上進行改,包括拆除裝修材料,盡快達到可以使用的標準&rd;;對于未進行檢測的其他教室及教育教學、生活辦公用房進行全面檢測,如有不合格的房間,采取同樣的措施。
除了甲醛檢測結果差異較大之外,此前,家長版報告檢測出了政府版報告未檢測出的物質,也已引起媒體關注。家長版報告顯示,該校塑膠跑道中多環芳烴、短鏈氯化石蠟在每個取樣點含量均高于參考限值。
公開資料顯示,若長期接觸高濃度多環芳烴的混合物,會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疾病;攝入過量短鏈氯化石蠟則會影響腎臟、肝臟和大腦,損害健康和誘發癌癥。但是,目前《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 14833-2011)沒有將這兩種有害物質納入規范范圍。
深圳信測公司一名楊姓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他們是根據今年5月正式試行的深圳《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質量控制標準》進行檢測的,&ld;國標僅需要做3~4項檢測內容,而根據深圳地方性標準要做11~12項檢測內容,遠高于國家現行頒布的標準。&rd;
對于家長版報告,校方人士曾提出多項質疑,包括&ld;電子版報告中未蓋國家檢測認證章&rd;等。楊姓工作人員對此回應,他們沒有把報告作為向社會提供的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報告,&ld;我們的身份只是作為委托方委托的一個檢測數據的機構。&rd;
本報北京7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