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租房陪讀6年花10萬:只要女兒考上重點大學就值了
&bsp; 家長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為了孩子的將來打算,家長們可以說是不惜一切代價。比如,為了讓孩子能夠安安心心上學,舉家搬遷到學校附近過著租房的生活也在所不惜,著實見證了父母對兒女的良苦用心。
5日上午10時許,接到記者的電話,黃燕哈欠連聲。稍后,她語帶歉意地告訴記者:&ld;詩詩后天就要高考了,學校放了兩天假,我終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沒想到一放松就睡到上午10點多了。很多年沒睡得這么死了。&rd;
應試教育催生千萬&ld;陪讀&rd;大軍,黃燕就是典型。從小學到高中,為了女兒能上長沙四大名校之一,她放棄了自己開辦的幼兒園,全身心陪女兒讀書;為了女兒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她不惜舉家搬遷到雅禮中學附近,租房照顧女兒。
陪讀很辛苦,生活也很枯燥。詩詩想不起自己少年最快樂的事,她沒出過遠門,假期也沒有玩伴;而作為母親的黃燕,沒了事業,從前的閨蜜好友也消失,最大的慰藉就是看到詩詩每學期優異的成績單。
高考了,黃燕對女兒充滿著無限期待,女兒詩詩呢,則壓力重重,萬一考不上名校該怎么向父母交代?
家為女兒陪讀流動
宏澤佳園小區在長沙市雅禮中學的正對面,沿著天橋穿過一條街就是彼此的距離,約50米。44歲的黃燕就住在小區某單元的二樓,房子是租的,每月1600元,她在這已經住了3年了。
&ld;最開始想租住在雅禮中學里面,但租金要5萬元一年,為省錢才搬到宏澤佳園。&rd;黃燕告訴記者,&ld;為了給女兒陪讀,我們搬過好幾次家。&rd;
據了解,黃燕自己家在開福區烈士公園附近,是一套150平方米的寬敞居室。國慶小學幼兒園早先是黃燕創辦的,每年有20多萬不菲的收入,老公是某國企的副總,年薪40多萬。因此,這是一個富裕之家。
女兒詩詩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黃燕就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她把幼兒園轉讓了,全身心的為女兒陪讀。她每天給女兒做早點,送女兒上學,放學后又去接她;周末就陪女兒學跳舞、彈鋼琴……
詩詩考上北雅中學后,黃燕就與丈夫租住在北雅中學對面,這是他們第一次搬家。3年后,詩詩考上雅禮中學讀高中,黃燕一家就搬到了雅禮中學對面的宏澤佳園。屢次搬家就是為了給女兒陪讀。&ld;在外租房6年,租金就花了10多萬,只要女兒能考上一所重點大學就值了。&rd;黃燕說。
苦多樂少的陪讀母親
早上6點,黃燕準時起床,簡單洗漱后就做早餐。7點半,她叫醒女兒吃早餐。女兒與丈夫走后,黃燕要收拾廚房、打掃衛生、洗全家的衣物。大約忙到10點,黃燕上街買菜,然后回家做飯。
午飯后,黃燕守著女兒休息1個半小時后,叫醒她去上學。女兒走后,黃燕就抓緊時間休息1小時,然后上街買菜、做飯。女兒晚上不回家,要留在學校自習,但她吃不慣學校的大鍋菜,黃燕就每天晚上6點給女兒送飯,然后守著女兒10:50下晚自習回家。
這就是黃燕每天的陪讀生活。她每天跟著學校的作息時間走,盤算著女兒什么時候上學、什么時候放學,好安排做飯;飯菜做早了怕涼,做晚了怕女兒上學遲到;每天的菜既要考慮女兒愛吃,又要注意營養,變著花樣去做。
陪讀6年,黃燕都不知道外界有多大的變化。曾經的事業沒了,昔日的閨蜜失聯了,她不知道,女兒高考完后,自己該干什么?但一說起女兒的成績,黃燕低落的情緒馬上就高漲起來,詩詩舞跳得好,鋼琴拿到了十級資格證,在雅禮中學每學期排名前十,考重點大學應該沒問題……黃燕最驕傲的是,從小學到高中,女兒都按著媽媽的設計走,都上的是名校重點班。
名校衍生的陪讀村
相對于黃燕,48歲的徐瑩陪讀就更艱辛,因為她的兒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她操心不少,流淚更多。
來自望城區的徐瑩原本開著一家大型超市,兒子彬彬考上雅禮后,她就放棄超市前來陪讀,與黃燕租住在同一小區不同單元,丈夫每周都來看望他們,而她一門心思撲在兒子身上。她告訴記者,3年陪讀她沒玩過一次麻將,也沒出去看過一場電影,兒子每天上學后,房子里就她一個人,很辛苦,也很孤寂。&ld;但愿孩子能爭氣,考上一所重點大學。&rd;
銀軒銘譽小區與宏澤佳園小區隔一條小街相鄰,但這里的大多數住戶都是佃戶,他們花費每月1600元甚至更多租金住在這里就是為了陪讀。&ld;這兩小區陪讀的租戶起碼有300多戶。&rd;小區保安告訴記者,&ld;雅禮中學周邊幾乎成了陪讀村。&rd;
而黃燕與徐瑩就是這些陪讀家長的縮影,艱辛和辛酸的陪讀背后都懷揣著一個共同愿望: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學。 記者 黃海文 張春祥
考生
娛樂受限制 高考壓力大
學生頭、瓜子臉,18歲的詩詩是個胖妞。
記者問她喜不喜歡媽媽陪讀?她臉朝媽媽,沒有回答。黃燕說:&ld;我走開,你大膽跟記者叔叔說,沒關系。&rd;
母親走后,詩詩才開口說話:&ld;從生活角度來說,我還是喜歡媽媽陪讀,因為每天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飯菜,不像寄宿的同學老是無奈地吃自己不喜歡的菜。但從娛樂上看,每天放學后生活在媽媽嚴厲的眼光下,沒有自空間。&rd;據詩詩回憶,從小到大,媽媽都不準她外出玩,除了同學,她至今沒有自己的玩伴。&ld;我喜歡畫漫畫、看小說,媽媽規定每天做完作業或溫習完功課后才能看,可我的想法老與媽媽相反,不按她的想法做就得挨打。&rd;詩詩說,&ld;從小到大,除了讀書,我至今想不起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有時候很羨慕別人自自在的玩,我不知道我少年的快樂哪去了。&rd;
18歲了,詩詩說,她不知道洗衣服要放多少洗衣粉、多少水?煮飯也不知道米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哪天媽媽不在身邊,她只能挨餓。
詩詩不知道自己的少年快樂哪去了,其實,作為母親的黃燕在陪讀歲月里也不知道自己的快樂哪去了?
高考了,詩詩感覺壓力山大,萬一考不上重點本科,怎么向陪讀多年的母親交差?
專家
陪讀是把雙刃劍
對于家長陪讀,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孟亦爽分析:&ld;家長陪讀的原因是于班級的學生人數過多,老師精力有限,家長不得不參與到孩子的日常學習中;家長們望子成龍希望孩子能夠獲得更快速的成長;孩子自能力有限,不能處日常生活中的問題。&rd;
孟亦爽表示,陪讀就是一把雙刃劍,積極的一面包括:孩子生活上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照顧,飲食起居條件優越;一些不良習慣可能因為家長的干預得到控制,例如:網癮、抽煙酗酒等。相對于積極的一面,消極的方面則更為突出:延遲孩子的&ld;心斷奶期&rd;,從發展心學角度,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在嬰幼兒期需要父母親的照顧,而青少年期需要更多的獨立自主,完成心上的&ld;斷奶&rd;;健全的心智模式不僅包括智商和情商,更需要處和面對逆境的能力,即所謂&ld;逆商&rd;,&ld;逆商&rd;只有適當的壓力挫折條件下才可以養成,如果事事都有家長代勞的話,孩子一旦遇到嚴重的挫折打擊就會慌亂,甚至精神崩潰;家長對于學校教育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很多觀念都要與時俱進。一些思維比較保守的家長會固著于多年以前的思想,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這樣會影響孩子對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
作為家長,該怎么辦?&ld;從容應對。面對教育的壓力,家長的焦慮感比孩子更甚。作為家長首先要以從容淡定的心態面對學習的競爭。決定孩子未來的前途和命運的因素很多,學習成績不是唯一。不要把家長的焦慮加載到孩子身上,不要強迫孩子去實現自己當年沒有實現的夢想。孩子擁有自己的人生,而不簡單是父母親生命的延續。&rd;孟亦爽說,家長應該適當放手,孩子并沒有父母親想象的那樣需要照顧,適當的放手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面對問題困難的能力,提高&ld;逆商&rd;,以便應對以后更加嚴酷的社會競爭。(應家長要求,陪讀家庭人員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