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驚現"陪讀村" 家長辭職租房陪孩子上學
&bsp; 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不惜血本,之前,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名校,紛紛選擇從大房子里蝸居進&ld;鴿子籠&rd;,就已經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了。現在,又出現了一種驚人的現象,家長陪讀,看似普通,卻隱藏了不少心酸。
3月12日,一條&ld;武漢某高中讓爸媽進課堂陪讀&rd;的消息在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對于很多家長來說,陪讀早已不是新鮮詞語,為了孩子辭去工作;為了孩子買房又賣房;甚至是為了孩子從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等等。
在西安,也有這樣一群家長,他們同樣認為陪讀很重要,能更好地監督孩子學習。連日來,記者走訪西安各大名校附近的小區,鐵路小區、樂居場小區,還有大學城附近的幾個村子,幾乎一大半都被陪讀的家長占據,不少居民都開玩笑地把小區叫做&ld;陪讀村&rd;。
面對愈演愈烈的陪讀現象,也讓不少家長和孩子&ld;不堪重負&rd;,究竟該不該陪讀?陪讀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長?對于陪讀,家長和孩子各自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為此,記者走訪了幾位&ld;陪讀&rd;的父母和孩子。
好像自己重新讀了一遍小學
提到監督孩子學習,不少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盯著孩子寫作業、幫助孩子做好各種背誦默寫,不過還有一些家長,他們視孩子的學習為己任,孩子學什么自己也學什么,甚至提前做好預習,以便隨時指導孩子。
42歲的李女士就是這些家長中的一員。李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而她自從有了兒子之后,就辭職在家里一心一意地帶孩子。接送孩子上放學,送孩子去興趣輔導班,結束所有課程回到家后,她再開始給孩子輔導學校里布置的作業,這就是李女士每天的工作。
&ld;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了一些初級的培訓班,練字啊畫畫啊,希望孩子從小就能比別的孩子多學一點。&rd;李女士說,上了小學更加不能松懈,為了能給孩子全面地輔導查漏補缺,她會自己把孩子的課本先預習一遍。
&ld;回到家里,首先要檢查孩子的作業本,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同時也時刻關注老師在班級微信群里布置的作業,比如,語文老師要求檢查孩子背誦課文的情況,數學老師讓第二天上課帶好練習冊等等,還要每天監督孩子用點讀機學半個小時的英語。&rd;李女士如數家珍地說著,&ld;所有的任務完成之后,還要在孩子的每本作業和練習冊后面簽上&ls;家長已檢查&rs;的字樣。&rd;
課本上有什么,每個題目有幾種解決方法,李女士都能說出來,完全像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老師,&ld;從孩子上一年級起,每天都要陪讀,從拼音、數學口算到英語字母,筆畫、筆順、書寫規范,我全部完完地又學習了一遍。&rd;
&ld;還要糾正以前自己學習過不一樣的東西,感覺自己又重新讀了一遍小學。&rd;李女士開玩笑地說道,特別是每次到了期末,陪讀的任務更加繁重,完成正常的作業之外,還要幫助孩子把學過的所有東西復習一遍,甚至自己出一份試卷讓孩子先模擬考一遍。
&ld;遇到考試的錯題,媽媽總是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我錯誤的原因,有時還幫助我重抄錯題,監督我改正。&rd;李女士的兒子說。
據記者調查,在李女士兒子上學的學校,像李女士這樣陪讀的家長不在少數,光李女士兒子所在的三年級二班,就有68%以上的家長表示,從小學起就堅持督促孩子學習,或者做一些簡單的輔導,甚至請家教和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
在學校附近租房陪孩子上學
說起陪讀,在西安,除了像李女士這樣每天督促孩子學習的家長,更是有不少外地家長&ld;不惜血本&rd;,辭了老家的工作,到孩子讀書的地方租個房子,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一方面讓孩子能更專心地學習,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監督。
&ld;都上高二了,不要那么貪玩,我來給你做飯,啥都不讓你干就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rd;在鐵一中上高二的小許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這樣的嘮叨,她的母親就是典型的&ld;陪讀家長&rd;,從老家來到西安,在學校附近的鐵路小區租了房子,每天給他做飯、洗衣服等。
小許的母親劉女士今年49歲,原本在老家是做會計工作的,&ld;孩子高中以前,都是在老家讀,但到了高中,我們覺得還是西安的教學質量好,讓孩子來鐵一中參加了入學考試,還交了大筆的借讀費,都是為了孩子,讓她考一個好大學。&rd;劉女士說。
&ld;孩子從來沒出過遠門,一個人在西安我也不放心,住在宿舍一堆人又怕孩子不適應,于是和孩子父親商量了之后,我決定提前辦了退休到西安陪著孩子,上了高中一晃就要高考,這是我們全家第一重要的事情。&rd;劉女士說,&ld;在孩子跟前,不僅能給孩子做飯,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身邊也有人照顧,所有的家務我都來做,做飯洗衣服,她只管好好學習。&rd;
在鐵路小區租個一居室,每個月租金是1500塊錢,&ld;房子特別搶手,像我這樣來西安陪孩子讀書的家長非常多。&rd;劉女士說,在我住的那個單元,一大半都是租房子專門陪孩子上學的家長。
劉女士坦言,&ld;陪讀不僅辛苦,而且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原本在老家,我每個月的工資都在3000元左右,但現在每個月只有一點退休金,孩子父親賺的錢幾乎每個月都打了過來,全部的錢全部的資源都緊著孩子,我們吃苦受累無所謂。&rd;
&ld;我和女兒租住的地方很小,唯一的居室成為她的臥室兼書房,而我只能蝸居在僅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的客廳。剛搬來時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女兒學習用品之外,什么都沒帶,可依然將不大的臥室擠得滿滿當當,再加上天熱煩躁,看著都覺得心里堵得慌。對我而言,每晚用手機上上網成了唯一的休閑方式。&rd;
延安到西安的&ld;陪讀專列&rd;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就學條件和環境,不少家長都像劉女士一樣,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孩子上學,還有的西安周邊地區的家長,每逢周末都會送孩子來西安補課。
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7925人進行了問卷調查,625%的人感覺在中學階段的&ld;陪讀&rd;較為普遍,還有849%的人說自己身邊就有陪讀的家長。
家住長安區的孫先生是一位中學教師,他比別的家長更注重自己的孩子學習,&ld;孩子初中就學習很好,后來高中考入了鐵一中。&rd;
&ld;住在長安區太遠了,不可能讓孩子每天坐兩個小時公交車來上學,住校老師又顧不過來,孩子一旦松懈了,學習成績就很難再上去了。&rd;孫先生和愛人決定在鐵一中附近租套房子。
&ld;家里原本就有三套房子,但因為都在長安區,離孩子的學校太遠了,所以我們把房子租出去,重新在鐵一中附近租了房子,一家人都住在這。&rd;孫先生說,他和愛人的工作單位都在長安區,每天花費在上班途中的時間最少需要一個半小時。
小拓家在西安南郊,但因為工作單位在延安,她只有周末才回來一趟。&ld;以前只有火車,現在每天至少有3趟動車從延安到西安,很方便。&rd;
每周往返,細心的小拓發現,每次周五下午回西安的列車上,總是有很多中學生乘客,旁邊都坐著他們的家長。&ld;忍不住好奇問了才知道,這些中學生大部分都是快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的學生,在西安報了補習班,周末去補兩天課,星期天下午再回延安。&rd;
&ld;感覺每周都乘坐的是&ls;陪讀專列&rs;一樣,我們過去讀書哪里還報過補習班,家長更不可能跑這么老遠陪著我們去補課。&rd;小拓玩笑地說道,現在的孩子真是各方面條件都好太多。
家長毫不懈怠,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不惜一切代價,然而這些在不少孩子眼里,無形中也形成了一種壓力。&ld;挺害怕學習不好讓爸媽失望。&rd;孫先生的兒子告訴記者,&ld;每次想偷懶的時候,就想到爸媽為了我又租房子,每天要跑那么遠上班,晚上回來還要給我做飯,我就又繼續拿起課本念書,希望考一個好成績讓他們滿意。&rd;
&ld;其實我知道父母也是為我好,放著家里的大房子不住,一家三口擠在這小房間里,父母早出晚歸的也很辛苦,但這也給我增加了不少壓力。&rd;孫先生的兒子說,其實學習的好壞完全不在于家長是否陪讀,都在于我們自己,如果讓我選,我寧愿每天自己擠公交車去上學。
應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ld;我們也知道孩子壓力大,所以我們平時也不怎么逼著孩子學習,只是做好后勤工作,晚上回來給孩子做頓飯,中午都讓他去小飯桌吃飯。&rd;孫先生說,自己也是老師,雖然會對自己的孩子要求更嚴格,但也不會去給孩子施加過多壓力。
因為我自己也有學生,所以會不停地探索教學方式,我覺得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家長教育的過程中,都應該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少家長全程陪讀的方式反而會把控了孩子的學習自主性,讓孩子從小就對家長產生了一些學習依賴,不會主動去探索。
那家長究竟要不要陪讀呢?陜西省著名心專家高春鴻同樣認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特別是從事教師職業的家長,手把手輔導孩子功課的愿望要超過其他家長。然而有專門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孩子其實不愿意讓家長過度輔導自己的學習。
&ld;對孩子來說,在學校上課要聽老師的,回到家還要聽家長指導學習,感覺很累。&rd;高春鴻表示,家長是否陪讀,一定要視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如何,并且家長監督孩子也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全部接管孩子的學習過程,對孩子采取高壓式的陪讀是不建議的,特別是逆反心最強的初中階段,會讓孩子感覺家長不信任自己的學習能力。
孩子學習專心與否,并不在于家長陪讀時間的長短,關鍵是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調學習方法才是學好知識的關鍵。記者李夢倩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