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高中試行家長陪讀 僅一天普遍喊累
&bsp; 為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家長、老師們可謂是各出奇招,日前,武漢一高中推出&ld;家長陪讀&rd;,讓家長們輪流走進課堂與孩子做&ld;同學&rd;,創意十足,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但是就目前體情況而言,家長陪讀一天普遍喊累。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吳琪俊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朱熙勇
清晨6時30分到校,與高中生們一同上課、跑操、到食堂就餐等,直到晚上9時30分上完晚自習才回家。在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每間教室后排都坐著一名&ld;大同學&rd;,他們是孩子的家長(微博),輪流來班上陪讀。
去年10月,漢陽一中開始試行這種新式陪讀方式。校方此舉目的何在?家長和孩子們反映如何?前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該校,進行了一番探訪。
9日上午10時30分許,記者首先來到漢陽一中高二(15)班。這是一堂歷史課,老師講得神采飛揚,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教室最后一排坐著一位中年女士,時而認真聽講,時而埋頭記筆記。
她叫曹華,是該班學生陳詩漩的媽媽。記者翻閱她的筆記,發現字跡十分工,條也很清晰。
&ld;今年我已經參加了兩次陪讀,每次都是提前向單位請假。早上6點多鐘到學校,晚上9點多鐘才能回家,一天下來,真的很累!想想孩子,天天如此,太不容易了!&rd;曹華對記者說,以前,她一看到女兒玩手機,就會生氣地對她大吼一通,&ld;現在我和她達成了一個協議:周一到周五禁止玩手機,周末時可以用手機看看新聞或聊會兒天。平時那么累,周末適當放松一下很有必要。&rd;
記者再到其他班級探訪,發現每個班的最后一排都坐著一位家長。多數家長聽講比較認真,有的還幫著老師記錄學生們的表現。但是,也有少數家長偷偷開小差,用手機刷微信或在紙上練字。
&ld;一堂堂課上下來,只有課間和中午才能稍稍放松一下,注意力太難集中了。&rd;一位鄭姓家長私下告訴記者,&ld;我想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一直努力控制自己不玩手機,即使思緒滿天飛,表面上也不能表現出來。&rd;
爸爸媽媽坐在教室,學生們感受如何?高二(15)班學生陳詩漩說:&ld;對我來說沒什么區別,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小玩一會兒。倒是媽媽很久沒有這樣的經歷,讓她體會一下我的辛苦,挺不錯的。&rd;
高二學生張迪(化名)自稱很調皮,以前不愛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寫作業也胡亂應付,考試經常不及格。他的媽媽楊女士是全班第一個受邀陪讀的家長。&ld;聽說媽媽要陪我上課,我還嚇了一跳。她平時在家挺悠閑的,當天為了我,做了一天&ls;學生&rs;,坐了一天硬板凳,很辛苦。有些課她可能聽不懂,但還是認真堅持,表現得很棒。看到她這樣,我都不好意思不認真了。&rd;張迪說。
對于少數爸爸媽媽在課堂上開小差的行為,孩子們似乎并不在意。高一(14)班學生馮翔澳說:&ld;只要老爸來學校就挺好,可以督促我學習,也可以讓他更加了解我。最關鍵的是,放假回家,我們有了更多的交流話題。&rd;
&ld;我們有個家長群,大家互相商量,每天安排一名家長陪讀。只要輪到我,我肯定會請假來陪。&rd;高一(14)班學生馮翔澳的爸爸馮高軍,已是第四次陪讀。他說,有一次,他發現少數同學上課不認真,個別同學還偷偷吃零食、喝水,&ld;我把這些情況一一記下,課后報告給老師。最近,這類現象基本上沒有了。&rd;
&ld;家長坐到教室陪讀,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也能督促孩子認真學習;對老師來說,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rd;高二(14)班班主任、物老師景忠清說,&ld;老師只有把課講得更生動有趣,讓孩子們聽得更起勁,才能讓家長們信服。&rd;
為何要推出家長陪讀的舉措?漢陽一中政教處主任陳杰鋒說:&ld;很多家長不太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一旦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有的就會抱怨、責罵他們學習不認真,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學校此舉的目的,一是希望家長們親身體會高中階段學生的辛苦,促使他們更加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出現問題能夠耐心溝通,給予孩子鼓勵和信心;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平時學習不太認真的學生,看到父母坐在教室認真聽講,對他們也是一種觸動。從推出陪讀舉措幾個月來的情況看,效果很好,對家長和學生都有促進。&rd;
蔡甸區教育局副局長方勇軍表示,他很支持漢陽一中的做法,但建議要把握好度。&ld;學校應當定期開展家校聯系活動,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學校重大事務的決策、管、監督,但次數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家長們的工作生活。&rd;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