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11歲小學生堅持照顧行動不便同學四年獲贊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bsp; 互幫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父母、老師就教育我們在看到周圍人有所不便的時候,一定要力所能及的身處援助之手。這樣不僅給別人帶來了便利,更使自己收獲了成長。近日,據悉伊川一名11歲小學生因堅持照顧行動不便的同學四年時光,獲得&ld;河南省美德少年&rd;榮譽稱號。
張紹許(中)獲&ld;河南省美德少年&rd;稱號
本報訊張紹許是伊川縣葛寨鄉黃兌小學四年級學生,今年11歲。從一年級入學開始,便主動承擔了照顧行動不便的崔紹通,四年來風雨無阻。5月29日,張紹許與欒川的陶佳佳、汝陽的王亞樓一同獲得了&ld;河南省美德少年&rd;榮譽稱號。□記者章杰通訊員徐巧麗文圖
崔紹通是伊川縣葛寨鄉黃兌小學學生,因脊柱彎曲落下殘疾,行動困難。入學時,班主任老師介紹了崔紹通的情況后,張紹許立即表示愿意成為崔紹通的&ld;小拐棍&rd;。打那以后,不論是上學,還是放學,甚至是去廁所,張紹許都會扶著崔紹通走到樓梯口,然后雙臂環繞著將崔紹通抱起,一步一挺地走下樓梯,等崔紹通上完廁所,再將他帶回教室。
張、崔兩家是近鄰,張紹許認為幫助崔紹通是他應該做的。目前,張紹許堅持照顧崔紹通已經四年。他的善舉也感動周圍的人,董伊同、郭羅義、郭伊鵬等同學也加入了幫助崔紹通的隊伍。因脊柱彎曲需要矯形,崔紹通有時需要借助矯正設備而無法行動,更無法上體育課。張紹許和同學們便將崔紹通抬到操場邊,上完課后再抬回教室。四年來,崔紹通幾乎沒有落下過一節課。
張紹許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僅有身體不好的奶奶。張紹許既要干家務活,照顧奶奶,還要幫助崔紹通,但他從來沒有厭倦過。張紹許說:&ld;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我有時會覺得很孤單,所以想讓別的小朋友幸福、快樂一些&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