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退學在家學習引熱議 媽媽稱:不需要文憑
&bsp; 孩子們在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似乎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鐵律,大家也可能從未想過要突破這一界限,讓孩子去嘗試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湖南一媽媽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她讓8歲的孩子退學在家自學,更聲稱,不需要文憑,這一行為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對此,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5月30日,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陶錦紅帶著8歲的兒子丁丁在這里看書。對丁丁來說,這里就是課堂。與同齡孩子不同,丁丁沒有去學校上課,而是&ld;在家上學&rd;,除開上圍棋課、鋼琴課,丁丁大部分時間都在圖書館里看書。媽媽陶錦紅認為,丁丁不需要文憑,但會提醒他對自己負責。對此,長沙市教育部門表示,會上門做思想工作。
圖/記者辜鵬博實習生王悅婷
5月30日,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8歲的丁丁經常在這里看書、玩耍。圖/記者辜鵬博實習生王悅婷
30日下午,湖南省少兒圖書館。
看到我們,8歲的丁丁沒有打招呼,而是徑直沖過來,一眨眼又跑向樓梯拐角,從墻邊探頭出來,朝我們招手。
看我們一臉茫然,丁丁媽媽陶錦紅有點尷尬,&ld;這是兒子與陌生人打交道的特殊方式,招手跟過來的就一起玩,不來的說明不是他的&ls;菜&rs;&rd;。
留著時髦的韓式發型,大大的眼睛透著機靈勁兒。第一眼看過去,丁丁和平常孩子沒有不一樣。不過,這個時間點,同齡孩子正在教室上課,丁丁卻在圖書館看書‐‐自4年前退學在家以來,丁丁便再也沒去過學校。&ld;他是我所知道的長沙唯一一個真正&ls;在家上學&rs;的孩子。&rd;陶錦紅說。
幾乎每個人都會問陶錦紅,&ld;為什么不讓孩子去上學?&rd;
陶錦紅說,根源在自己小時候。她小時候成績不錯,可她在老師眼里依然是壞孩子,&ld;壞&rd;的表現就是不肯寫作業。老師頻繁地請家長,&ld;我母親的觀念就是小孩要聽話,那時候我天天挨打,但我完全不服這種論,依然不寫作業。&rd;老師便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從五年級起,班上每天要進行知識點的檢測,如果成績在98分以上就可不寫作業,這樣的規定持續了一個學期,陶錦紅名正言順一個學期沒寫作業。只是,那次老師的退讓并沒有改變陶錦紅對上學的反感。
成年之后,陶錦紅每天按部就班。所有的平靜都在兒子丁丁出生后被打破了。
丁丁剛出生時一切正常,在月子里,一次意外接觸麝香,丁丁的代謝出現了障礙,影響到正常發育。醫生告訴家人,如果發展下去很有可能會是腦癱。陶錦紅帶著丁丁做了一年多時間康復治療,孩子終于恢復到正常狀態,這讓陶錦紅感覺孩子得到了新生。
對于這個&ld;老天爺重新送回我身邊&rd;的孩子,陶錦紅有著不一樣的尺度要求。
擔心追不上同齡孩子發展的腳步,陶錦紅給丁丁報了早教班。早教機構的念比較開放,采取的是松散的方式,丁丁非常適應。
3歲時,丁丁選擇了一所有名的公辦幼兒園,一開始上小班時,丁丁認為跟早教中心一樣自,還會勸同班哭泣的孩子:&ld;為什么要哭,上幼兒園會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啊?&rd;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別的孩子漸漸適應了幼兒園,丁丁卻越來越不適應。當孩子每天扭捏著不肯去幼兒園時,陶錦紅也會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直到有一天,陶錦紅得知,老師覺得丁丁太調皮,經常把他關在小房間里懲罰。這讓陶錦紅&ld;差點崩潰&rd;,她決定讓孩子退學。&ld;他其實是不知道自己在調皮,他的想法就是自己開心&rd;。陶錦紅解兒子,但沒辦法讓別人也一樣解兒子。
4歲的丁丁退學了,陶錦紅在家全職照顧他。這一決定,引發了家庭議論。丁丁的父親解陶錦紅的念,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ld;小白鼠&rd;。丁丁的外婆,則明確表示&ld;不支持&rd;。
但丁丁還是成了&ld;在家上學&rd;的孩子。
想終于實現了。&rd;這一切讓丁丁非常開心,他報了興趣班,學會了游泳、圍棋、鋼琴,還會打棒球,有時間母子倆還會一起旅游。4月底,母子倆去杭州、上海等地玩了20多天,每天的行程都是丁丁安排的,去哪里,坐什么交通工具,一絲不茍。
相比同齡孩子,丁丁因為鍛煉機會多,而更加獨立。6歲時,第一次乘公交單獨出行,因為沒有大人帶領,加上不需要買票,丁丁擔心會被司機另眼看待,頗為緊張。一上車,他就大喊一嗓子:&ld;我還沒有1米2!&rd;全車人哄堂大笑。
現在除了上圍棋課、鋼琴課,丁丁大部分時間都在圖書館里看書。他經常自己搭乘公交車,往返于東風路的家和水風井的圖書館。
陶錦紅也想過讓兒子讀小學,她帶著孩子考察過好幾所小學,可發現校園里的孩子都&ld;循規蹈矩&rd;。一次考察校園時,正好遇到學生放學,一個男孩在路隊里搗亂,被老師拎出來站在隊伍外面示眾,這樣的行為在陶錦紅看來是&ld;冷暴力&rd;,她無法忍受孩子&ld;再次去遭受這一切&rd;。
在跟丁丁商量之后,母子倆決定在家里學習,不去讀小學。
文科類知識方便自學,科類知識陶錦紅幫丁丁選擇了網絡教課,全英文的教學,從1+1開始教授所有的科課程。
不過,在陶錦紅看來,科知識誕生在大工業革命背景下,目標是為了培養產業工人,并不是必學的。&ld;丁丁不需要文憑,但我總是側面提示他,不去上學只是不去學校上學,但要做到對自己負責。&rd;她認為,學習的目標,是學習&ld;學習的方法&rd;,通過學習什么內容來實現它,不重要。
15歲,是陶錦紅給丁丁劃定的界限,到了這個年齡,丁丁可選擇自己想做的,去游學或是去拜師,木匠、廚師都可以,&ld;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會接受一個誠心拜師的年輕人的&rd;。
做出讓孩子&ld;在家上學&rd;的決定需要勇氣,也會彷徨。陶錦紅也慢慢發現,很難給孩子找到合適的伙伴。曾經有個山東威海的家長聯系陶錦紅,希望兩家的孩子能做同伴,還提出把他家的孩子放在陶錦紅這。&ld;我覺得他的小孩特別有主見,特別有主見的小孩放在別人家可能對別人來說是一種折磨。&rd;陶錦紅說。
現在的丁丁被媽媽笑稱&ld;老油條&rd;,他和別人相處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常把人逗樂。喜歡看書,一目十行,陶媽媽跟兒子比讀書速度一直沒贏過,這讓她又不服氣又引以為傲。
而現在,陶錦紅和丁丁希望在長沙能找到和自己一樣在家學習的同伴。
記者:你學習的這些東西最喜歡什么?
丁丁:我喜歡圍棋,現在是8級。我游泳學得好,最喜歡潛到水底拿鑰匙的游戲。最不喜歡的是鋼琴,但媽媽說不學琴就不讓出去(旅游)。
記者:你真的不想讀書嗎?
丁丁:真的不想去學校,但有時在家里無聊我會看小學語文課本,一、二、三年級的語文課本我都看完了。
記者:你學習圍棋什么的是為了考級嗎?
丁丁:不是的,我鋼琴都沒有考級,只有圍棋才考了級,因為要跟同級的小朋友一起下棋。
記者: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
丁丁:我喜歡測智商,我今天剛測的,110。中等吧!
在家無聊時也會看小學語文課本
長沙市教育局基教處負責人在得知丁丁的故事時非常意外,在此之前他們沒有接到過長沙有&ld;在家上學&rd;的先例。
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達到入學年齡的孩子都有進校園讀書的權利,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負擔,但是如果家長和孩子堅持不入校園讀書也沒辦法強制,畢竟教育部門沒有執法權,他們的行為也沒有違反相關法律和條例。這名負責人表示,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一定會上門做思想工作,希望孩子能進校園接受系統教育。
小學教師吳音我想像不出一個孩子所有的教育都在家里完成,那一定是有所欠缺的。家長讓孩子自地生長,想法是美好的,但遲早要走到社會去的。
家長鐘鐵祥學校的生活確實不是十全十美的,遇到挫折和困難都是很正常的。孩子像一塊白布,父母的思想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想,這樣的灌輸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公平的。
公司職員劉成以前聽說過有自己在家上學的,沒想到長沙也有,這樣的做法還蠻酷的。古時候都是私塾,但畢竟私塾也是老師教授知識,自己在家里接受知識應該還是受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