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學生自導綁架案 吸引離異父母的關注
&bsp; 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較敏感,對于父母的關愛更是患得患失,尤其是處在離異家庭當中的孩子,這些表現會愈加突出。做家長的一定要及時關注并疏導,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敏感的時期。日前,一14歲少年為尋找存在感,自導自演綁架案,博離異父母的關注,讓人既擔心又傷心。
父母離異并重組了家庭,感覺自己是多余的,轉學后和父母見面少了,&ld;他們心里是否還有我?是否還記得有我這樣一個人?想用這種方式,尋找存在感。&rd;
遂寧一中學讀初二的小宇(化名),想起自己幾天前自導的綁架案,就感覺到懊悔不已‐‐離異后的父母心中還是有他,當母親聽說他被綁架后,不但按照&ld;綁匪&rd;的要求用紅包轉錢,還讓在家的外公外婆到處找他。
遂寧市公安局河東分局慈音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立即會同分局刑警大隊一起進行全城搜尋,最后在一網吧內找到了正在打游戲的小宇。綁架短信 /&ld;你兒子在我手上,轉4000元錢過來&rd;
4月29日晚8時許,62歲的鄧大爺和老伴來到慈音派出所報警,稱自己的外孫小宇被野的司機綁架。通過鄧大爺提供女兒轉過來的綁架短信,派出所立即將此事匯報給了河東公安分局,并與刑警大隊一起對此案展開偵破。
慈音派出所民警胡悅告訴記者,他們了解到,小宇的父母在他1歲時就離異,隨后各自又重組了家庭。小宇也一直隨母親和外公外婆在重慶生活、讀書。2015年,于在重慶讀書手續繁雜,剛上初一的小宇轉到遂寧讀書。
2016年4月29日中午學校放假后,小宇并沒有直接回家。而到晚上8時許,小宇的母親接到兒子被綁架的短信,稱自己是個野的司機,小宇在他手里,于家里貧困,女兒做手術還差1萬元錢,親戚借遍了,都沒有籌齊手術費,想借4000元錢給女兒治病。短信上說,讓小宇的母親通過紅包的方式,轉4000元錢過去。
小宇的母親鄧女士怕對方對兒子做出不利的事,立即分10次轉了2000元過去。而紅包最多只能轉10次,剩余的錢根本無法轉過去。鄧女士在穩住&ld;綁匪&rd;的同時,讓在遂寧的父母到派出所報警。警方偵破 /
刑警大隊民警邵興毅說,他們通過技偵手段,發現小宇用手機號注冊的賬號在油坊街附近出現,并且號還出現在附近一網吧內。
&ld;我們當時還不能確定使用號的是小宇,立即出動便衣民警進行全城搜尋。&rd;邵興毅說,同時,讓鄧女士用短信隨時與&ld;綁匪&rd;進行聯系。2小時后,便衣民警在油坊街的網吧內發現正在打游戲的小宇。
當民警找到小宇時,他的身邊并沒有別人。&ld;我們將其帶回派出所問詢,才知道是小宇自導的綁架案。&rd;邵興毅告訴記者,于小宇轉學到遂寧后,和父母見面少了,孩子又正處于青春期,與外公外婆合不來,一見面就吵架。
4月29日,小宇在網吧內上了一下午網后,就想試一下離異的父母是否關心他,于是就自導了一起綁架案。小宇說,于父母離異并重組了家庭,感覺自己是多余的,特別是轉學到遂寧后,和父母見面的時間少多了,&ld;他們心里是否還有我?是否還記得有我這樣一個人?&rd;&ld;就是想用這種方式,尋找存在感。&rd;
&ld;當時并沒想到母親會報警。&rd;小宇說,母親雖然在外地工作,但心里還是特別關心他。接到綁架短信,母親首先想到的是怕對方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完全按照對方的要求,用紅包轉賬。
派出所民警隨后對小宇進行了批評教育,小宇表示以后不會再做這樣的傻事,以后會多聽父母的話,不和外公外婆吵架,讓父母在外地工作少一些擔心。(華西都市報周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