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當老師下課當保姆 小學教師堅守鄉村25個年頭
&bsp; 教師,不僅僅是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更意味著一份榮譽、一份擔當。也正是因此,讓他們經過無數個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始終扎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離不棄。日前,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扎根鄉村25個年頭,在這段時間里,他既是老師也是保姆。
彭紅梅是遂寧市大英縣石門小學的老師,從師校畢業分配到農村任教,一晃就是25年。作為小學三年級班主任的彭紅梅,21個小朋友就是她的牽掛,上課時教授他們知識,到了下午放學時,還沒有家長來接的小朋友,則彭紅梅接到自己寢室里。同事戲稱,彭紅梅還肩負保姆一職。
學生父母離異彭老師教他&ld;愛&rd;
彭紅梅讓班里的小朋友寫《我的母親》作文時,全班就金成沒有寫。原來,在他兩歲時父母就外出務工,一直家里的奶奶帶大。今年年初,父母感情出現問題,婚姻走到了盡頭。金成一直渴望得到母親的愛,但最后母親選擇了弟弟。當母親接走弟弟的那一刻,金成的眼里只有恨意。&ld;孩子從小就離開父母,而且心里只有對母親的恨,這成了一個心結。&rd;彭紅梅說。
在解開金成心結過程中,彭紅梅告訴金成,父母當年也是有愛才走到一起,后來才有了愛情的結晶。雖然現在沒有在一起了,但孩子仍然是他們的牽掛。金成慢慢從父母離異的陰影中走出來,嘗試著去回憶母親的點點滴滴。如今,小家伙在同學中再也不會避而不談自己的母親了。
彭紅梅說,她的班上有3個孩子的父母離異。老師應該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學習進步的引導者,更要做孩子生活的保護者。
孩子放學無人接彭老師晚上當保姆
&ld;彭老師,我今天有事沒法接孩子,能不能幫我照顧一晚上。&rd;彭紅梅不止一次接到這樣的電話。
啟顏的父親在外務工,一年才回來一次,而他媽媽則留在家里照顧啟顏。彭紅梅說,3月初的一天下午,啟顏的母親給她打電話說,自己在縣城里有事走不開,想請彭紅梅幫忙照顧一下。彭紅梅只得將沒有人接的啟顏帶回寢室,先幫孩子輔導作業,再做飯給孩子吃,直到孩子上床睡覺。
像這種下班后還幫家長看孩子的事,彭紅梅一個月要遇到好幾起。
漆強英曾是彭紅梅的學生,雖然已經成家立業,但一直忘不了彭紅梅,每到過節時都會打電話問候。漆強英讀小學時,父親在外打工時遇上車禍。于家庭比較困難,漆強英提前輟學。彭紅梅得知消息后,專程到大英縣醫院看望她的父親,送錢送物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漆強英回到學校后,彭紅梅又資助她每天中午的菜錢,一直到畢業。
支教養成習慣彭老師放學去種地
石門小學校長劉勤告訴記者,彭紅梅在學校的坡地上還種了一塊地。&ld;小春收割,還榨了50斤菜油。&rd;
彭紅梅不好意思地說,這還是當年支教養成的習慣。2012年9月,在石門鄉小學任教的彭紅梅,聽說飛鐘村缺少老師,主動申請到那里支教。到了那里才發現,學校離場鎮很遠,買菜買東西都要走很遠的路。最開始的幾個月,彭紅梅一直是稀飯下泡菜。為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彭紅梅就在學校附近找些閑置的地塊,種上蔬菜。
支教結束后,彭紅梅又回到了石門小學。她利用下午放學后的時間,在學校附近的荒地里開墾出一些土地,用來種菜。&ld;學生不回家時,還可以給他們加些菜。&rd;彭紅梅說,如今她已在學校周圍的零星荒地上,開墾出1畝多地。
學校已經放暑假,彭紅梅又在學校留了幾天,收了地里成熟的蔬菜后,又去家訪一下班里的孩子們。(杜昌坤華西都市報記者周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