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我國陸續實施教育精準扶貧計劃,讓不同地區的孩子們能夠平等的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但是不同地區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這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差異來定。下面,快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教育精準扶貧下的&ld;湖北做法&rd;吧。
計劃要求,湖北各市縣將著力推進經費保障機制、教師管制度、教育教學、辦學模式、幫扶機制和評價機制&ld;六項改革&rd;,實施&ld;資助一批、招生一批、關愛一批、改造一批、擴建一批、培養一批、提升一批、培訓一批、就業一批、共享一批&rd;的&ld;十個一批&rd;工程,做到精準扶貧全覆蓋。最終,實現學齡人口全部入學、困難學生全程資助、薄弱學校全面達標、教師培訓全員覆蓋、智力扶持全力支撐、均衡發展等&ld;六全目標&rd;。
&ld;各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是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責任主體,要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幫扶對象落實到具體學生、建設項目落實到具體學校、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年度,一項一項扎實推進。&rd;會后,劉傳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精準扶貧任務,教育廳按照軍事化管要求,制作了作戰圖,9位廳領導一人對口一個&ld;戰區&rd;。
在經費保障方面,2015年,湖北建立完善了普通高中投入保障機制。2016年,將按照&ld;城鄉統一、重在農村&rd;的原則,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明年,對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統一實行&ld;兩免一補&rd;。
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強調,教育均衡發展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推進教育信息化,通過&ld;互聯網+教育扶貧&rd;的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貧困地區,逐步擴大&ld;在線課堂&rd;開設規模,讓貧困地區的孩子&ld;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資源&rd;。他還對地方配套教育經費投入作出要求。自2016年起,湖北將參照國家模式,建立教育經費投入統計公告制度。
&ld;十二五&rd;期間,湖北教育扶貧工作成效顯著。每年投入約25億元,資助學生約150萬人次,確保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12年至2014年,湖北向四大集中連片貧困區傾斜安排各類教育項目112個,投入10857億元,占全省教育項目總投入的40%以上,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帶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貧困地區人口進行職業培訓和技術培訓,讓大中專畢業生成為家庭經濟來源的主要承擔者,實現了&ld;讀書一人,帶富一家&rd;教育脫貧目標。特別是黃岡市實施的貧困家庭&ld;明白人&rd;培養工程,為初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分別提供免費中職教育和短期實用技術培訓,優先推薦和幫助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創業。
此次湖北省教育工作會議的另一亮點是,面對即將到來的&ld;二孩時代&rd;,湖北省教育廳提前布局謀劃,落實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工作,要求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該補建的要補建。2016年,將新建、改擴建300所左右農村幼兒園,在農村、社區廣泛設立&ld;留守兒童之家&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