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道杠少年"發文談家長教育手段
家長的教育手段與孩子的健康成長之間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能很好的解,往往還會誤解家長的心思。而湖北的&ld;五道杠少年&rd;卻用簡單而精煉的文筆,講述了不同家長教育手段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下面趕緊來欣賞一下這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吧。
楚天都市報訊 □水果湖高中高三(13)班 黃藝博
糖,甜蜜,充滿誘惑;鞭,冷酷,讓人充滿恐懼。
一般來說多數人喜糖,說它使人擁有幸福感,賦予創造力;但也有人喜鞭,說它使人清醒,催人不斷奮進。
糖與鞭,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兩種事物,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與概念。現在,常常被不少父母自覺不自覺地用于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里,成為家長的兩種經典教育手段。
這讓我聯想起《紙簍與墻》的故事,是那么發人深省。一個孩子的母親,她讓孩子把他畫好的每一張畫都貼到墻上,三年后,那孩子舉辦了畫展。另一個孩子,他母親無論好壞,讓其把畫稿都扔到廢紙簍里,三年后孩子手里僅有一幅未完成的畫……但30年后,這個孩子的畫橫空出世,震驚畫壇。而第一個孩子的畫,不知為什么長進不大,人們也不再感興趣。
大家開始爭論,一些人認為第一個媽媽的方法正確,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充滿壓力的人是不會釋放自己潛能的,也許再過三十年,第一個孩子又會重新崛起。另一些人認為,第二個媽媽的方法正確,俗話說:孩子只有不斷受到鞭策,他才會進步。這一過程看似痛苦,實則臥薪嘗膽,終有越甲吞吳的那么一天……
糖與鞭的爭論,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結果。因為,二者皆有其。只有發揮好糖與鞭、鼓勵與鞭策兩方面的作用,才會取得令其滿意、驕傲的成就。
點評:小作者拓展視野,推而廣之,道莫不如此,這是本文一大亮點。但生活是立體的、豐富的,除了胡蘿卜加大棒的二元對立和合作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成就了你我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