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炒學區房的出路在于教育資源的均衡化
隨著新生兒的日益增加,我國在近期內將迎來一大批的適齡兒童入園就學。這也就意味著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學區房的房價將會只增不跌。最終,導致的后果就是嚴重影響消費者的權益,造成開發商的惡性競爭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如何有效的改善當下這個局面,我們任重道遠。
“買房就能上××小學”、“距國貿僅30分鐘”……從2月1日開始,這些曾經在售樓廣告中頻繁出現的話不能再使用了。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布《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規定房地產廣告中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
消費者對“學區房”需求旺盛,必然導致“學區房”高溢價。受利益驅使,開發商不惜弄虛作假,把自己的樓盤與名校“捆綁”在一起,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賣出高 價格,還能促進市場銷售。但是,由于開發商在售房合同里逃避責任,導致業主不僅無法順利就讀名校,也難以依法索賠,更加助長了這種弄虛作假的歪風邪氣。因 此,工商總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嚴格禁止“學區房”廣告,也就堵住了這個宣傳管理漏洞,開發商不能再拿“學區房”做銷售噱頭,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 ——江德斌
在時下多校劃片和教育均衡的情況下,“學區房”與學位之間并沒有畫上等號,很多地方還要進行搖號和重新分配,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學區房”就會成為一 種虛假的炒作。結果消費者用了很高的價格,購置了“學區房”的高溢價,卻沒有獲得預期中的回報,那么開發商的廣告行為,就可以定性為虛假宣傳。基于此,禁 打“學區房”廣告是防微杜漸的必要之舉,也是實現治理升級的必要選擇。——堂吉偉德
當下,不少地方的優質教育資源存在過度集中的現象,如此一來,勢必有很多家長(微博)為了不讓孩子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不惜花費重金購置位于教育質量較高的學校學 區的房產。想要“禁炒學區房”,首先要終結家長對于“學區房”濃郁的情結,這就要求教育資源的均衡化,這或許比頒布新的房地產廣告規定更為有效。唯有讓更 多家庭的孩子能夠公平享受優質的教育,才能從源頭解決“學區房”越來越熱的問題。——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