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媽媽寫日記告誡女兒: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bsp; 日前,安徽一鄉村癌癥教師的事跡在網絡上引發重大反響,她不僅是一位人民教師,更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媽媽,如果她沒有患上這樣惡劣的疾病,她還有許多時間教育學生,和自己的孩子促膝長談。但是,她不得不趨于現實,在死神迎接她之前,安排好學生的學習,交代好孩子、家人今后的事兒。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在鄉村小學任教的16 年里,李雯靜把全部的愛都奉獻給那里的孩子。三年前她患了癌癥,開始偷偷給女兒寫日記,把做人道、學習、工作、戀愛、結婚等人生每個階段的指南寫進日記。現在,面對病情惡化,她說,如果扛不下去,她要捐出自己的器官,實現最后的價值。
李雯靜一家住在蜀山區丁香社區丁香家園65 平米的經濟適用房內,丈夫王奎在一家餐飲企業上班。
1998 年,李雯靜成為阜陽潁上縣建潁鄉大橋學校的一名老師,直到2013 年病發,在那里任教16 年。在那里,老師的辦公室和宿舍都是小平房。&ld;學校就我和另外一名老師住校,將教師辦公室隔開一個約50平米的空間給我做宿舍,學校離鎮上遠,買東西要走三四十分鐘,我就在學校旁邊開辟了一個菜地,自己種菜。&rd;
擔任語文老師和班主任,李雯靜還是孩子們的貼心&ld;媽媽&rd;,有的學生衣服破了,她就找來針線縫補,父母不在身邊成績跟不上的學生,她就留下他們在自己的宿舍里補習,還給他們做飯吃。&ld;班里有個學生學習成績優秀,家里經濟條件卻不行,我就幫她交了考試報名費。&rd;李雯靜還給學生買過書本,但她始終覺得這些不值一提。
&ld;這些年帶過的畢業生我也記不清楚了,很多還每年給我打電話問好。&rd;說起這些,李雯靜笑得很開心。
2013 年,李雯靜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去縣城醫院檢查。&ld;當時醫生說我乳腺有問題,比較嚴重,建議去大醫院復查,那時候我正帶畢業班,想著利用國慶節假期去醫院看看,國慶之后回來上課,這樣就不耽誤上課。&rd;
三個多月后的國慶節,李雯靜回合肥檢查發現患上了浸潤性導管乳腺癌,已達到四級,醫生建議對左乳實行全切手術。&ld;當時覺得天全塌下來,50 多個學生馬上要畢業了,他們還等著我回去,女兒也不能沒有媽媽。&rd;
在醫院化療的日子里,李雯靜沒有將重病消息告訴學生。&ld;住院時,我就每天備課,看書,希望病好了還能繼續回學校工作。誰知病情持續惡化。幾個月后,癌細胞轉移到腎上,醫生告訴我說不能再工作了。&rd;2015 年1 月,因為癌癥引起并發癥,她的膽囊被切除了。&ld;去年,班上的學生給我打來電話,邀請我回去參加畢業典禮,我剛從手術臺上下來,就推掉了,也沒告訴他們我得病的事情,怕他們擔心。&rd;
手術、化療、住院,吃藥,十幾萬的醫療費,除了家里的積蓄和丈夫收入,還從親戚那里借了不少。去年,丈夫王奎在上班時不小心摔傷了右腿,至今行動不便。&ld;她的病,很多進口藥家里支撐不起,就買便宜點的。&rd;王奎說。
13 歲的女兒今年已讀初中。&ld;為了家人,我也會努力活下去。&rd;但一個人的時候,她也害怕自己撐不下去,于是背著丈夫,她寫了一本日記。&ld;除了我帶過的學生,我最牽掛的還有女兒,假如以后我不在了,我把做人的道,以及學習、工作、戀愛、結婚,人生每一個階段需要安排好的事情,都寫進了日記里。&rd;這本日記是李雯靜作為媽媽留給孩子的人生指南,她還在日記里對愛人、父母也做了安排。
&ld;我這一生把所有的希望和夢想都給了我的學生,如果哪一天撐不下去了,我想把自己尚好的器官捐獻出去,實現我最后的價值。&rd;李雯靜平靜地說。張奇元劉亞萍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記者項磊攝影報道
關于高考,心態最重要,不要有壓力,人的智力是多方面的,高考不是唯一出路。
與同學相處要懂得包容、禮讓。今后和同事相處要懂得感恩、寬容,每日三省吾身。
關于找男朋友,要以愛情為基礎,不要金錢至上,要相互扶持幫助、相濡以沫,我和你爸就是這樣一路走來。
你結婚的那天,我一定是看不到了,我想給你一些寄語:好好生活,珍惜當下,愛惜生命。
我不在的日子里,要好好孝敬爸爸,常常看望姥姥、姥爺,爸爸今后找后媽的時候,要好好愛你的后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