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劃片能否成為抑制學區房熱的解決良方
兩孩政策的全面實行,在不僅的將來,我國將有一大批的適齡兒童入學就讀,人口的壓力和緊張的學位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大。家長們為了保證自家的孩子能夠有學上,上得起學,爭相搶購學區房,一度將房價炒的居高不下。總是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進行&ld;降溫&rd;,但是目前的現狀仍然呈現出一片學區房熱的現象。那么,到底有什么良方可以有效的解決當下的這一問題呢?
所謂多校劃片,就是一個小區的生源對應若干個小學或者初中,先征求學生的入學志愿,對報名人數少于招生人數的中小學,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學校,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
消息一出,就有家長擔心自己手中的學區房白買了,沒買房的家長也開始糾結以后要不要購買學區房。不少人擔心,即使是買了名校學區房的孩子也有可能會被分到普通學校,而普通學區的孩子則有可能分到名校。也就是說,當實現劃片入學后,以后買到好的學區房,也未必能100%上心目中的好學校。而另一方面,以后買不到好的學區房,也有可能上好學校。
多校劃片會起到讓學區房降價的作用嗎?這項政策如何落實才算科學有效,起到保障教育公平的作用呢?記者就此采訪相關專家。
環球雅思北京總校副校長聞風認為,于學區房價格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多校劃片政策對學區房價格的抑制作用,目前還有待觀察。
實際上,對于學區房熱現狀,多校劃片的作用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在控制學區房熱的同時,也會給已購買學區房的家長造成資產上的縮水。因此,多校劃片要想取得成效,關鍵在于落實的方法。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避免一刀切。
&ld;多校劃片現在在全國24個城市推廣,這24個城市怎么執行,各市、各區有自己的安排,會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如果是采取一刀切的執行方法,就會造成很多問題。比如說原來我是實驗二小的房子30萬一平買的,你現在硬給我劃進不好的小學,它的房價可能10萬左右,那么購買過學區房的人的資產就嚴重縮水,發生了很大的貶值,這本身就造成了另一種不公平。&rd;聞風稱。
聞風認為,多校劃片比較穩妥的執行方法,是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并舉,就是說如果家長對住房所對應的小學不滿意,可以走多校劃片,可以搖號,那么遙到哪里就是哪里,如果滿意的話,還按照房產對應的學校去上,就是讓家長有選擇權。
此外,在實施多校劃片時也應當注意把教育資源強區和弱區區分開來。聞風老師認為,教育弱區反而比教育強區更需要重視。&ld;因為教育弱區學校之間的差距更明顯。如果家長不能進入海淀、朝陽等教育強區買房時,他必然在本區買對應好的小學的房產,這樣會導致這一個片區內部分學區房價格的大幅上漲。&ld;實際上加大對教育弱區的投入是提升北京教育質量的關鍵,弱區和強區的多校劃片要分開看。&rd;聞風老師稱。
&ld;多校劃片&rd;后,要想真正給學區房降溫,促進教育公平,在實際操作中還要落實到位、保證公平。比如有關片區劃分和多校劃片的隨機排位政策,有家長擔心過程不透明,會給權力尋租增加空間。
對此,教育專家熊炳奇認為,多校劃片的實施必須有相應配套措施,首先,必須在學區內公開,透明配置學位,可以在學區內成立學區教育委員會,委員政府部門官員、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學區居民代表、社會人士擔任,其中,教師代表、居民代表、社會人士代表則選舉產生。其次,要調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模式,減小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條件差距,就要全面做到城鄉義務教育學習統一標準,推進省級財政對義務教育的統籌,并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
在國家總督學顧問陶西平看來,學區房熱的根本原因還是供需矛盾,優質教學資源供給不足,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發展,&ld;解決擇校問題的根本路徑同樣是供給側改革。&rd;他認為,促進教育公平,不光是保證入學公平,更要標本兼治,在學校標準化建設、教育預算、師資力量均衡等方面也要直面現實,循序漸進改進,才能真正促進教育資源均衡。
聞風則表示,教育是需要投錢的大開銷的領域,要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就需要從國家層面予以財政扶持,尤其是在教育資源相對較弱的地區,需要有教育師資的培養傾斜,并落實教師的職稱的評定、工資、住房等待遇問題。
&ld;如果多校劃片只是分散家長的&ld;注意力&rd;,改變單一劃片造成的&ld;買位置&rd;的現象,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發展并沒得到實質性改變,就不能為學區房降溫。而只有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家長從心底淡化擇校,學區房也就不可能這么熱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