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地教師缺口不斷增大 新教師咋就補不到位
就目前的現實情況而言,全國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ld;教師荒&rd;的現象。緊接著兩孩政策的全面實行,這種現象將更加嚴重,從學位緊張、高價難求,發展到教師資源困乏,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基礎教育階段中,師資領域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如何解決已經迫在眉睫。
&ld;現在只要有教師資格證,我們就把他們當寶一樣。&rd;日前,記者在湘南某縣采訪時,該縣教育局長這樣向記者訴苦。師資緊缺已經嚴重影響了該縣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目前,在這個有40萬人口的縣,還有代課教師318人。
與這個縣情況類似的,還有湘中某縣,代課教師多達600人。實際上,師資緊缺仍然是不少地區的現狀。近期,有媒體報道說,目前全國每年有60多萬名師范生畢業,但基礎教育領域對師資的需求卻只有25萬名。那么,中小學師資需求究竟是什么情況?記者在湖南岳陽、婁底、湘西、邵陽、郴州等地進行了廣泛調查,發現基礎教育領域師資需求正呈現多重矛盾。
水田河鎮是湘西保靖縣的一個山區鎮,共有17個教學點,其中10人以下的教學點有4個,這些教學點必須派上1名以上的教師。
&ld;許多農村完小,一般只配備7個老師,其中1個老師當校長,其他6個當班主任,實行包班制,工作非常辛苦。&rd;湖南省新邵縣教育局工會主席周良才說,&ld;因為編制緊,導致農村學校工作量大,許多老師是以音體美專業老師的身份招進來的,但是因為缺人,只好讓他們什么都教。&rd;
學校的選址布局、數量規模等辦學體制,直接決定師資力量的配備。近年來,湖南許多地區經過了幾次大的調,學校數量減少,學校規模擴大,教育資源配置有了一定的優化。但隨著之前的獨生子女政策及人口大規模流動,就學人數顯著減少并且相對分散。
新化縣是湖南省人口大縣,共有140萬人,全縣共有中小學校478所。其中,初中89所,小學377所,農村小學教學點118個。全縣在編教職員工9676人,從統計數據上看,按照國家編制標準,全縣教職工編制是基本持平的。然而,于學校數量多、班級人數少、耗費師資大,具體到某個學校、某個任教崗位,卻出現了教師短缺的情況。這種現象,在婁底市,漣源、雙峰、冷水江等縣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即使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也存在同樣問題。以岳陽市為例,全市應配教職工39384人,實配教職工40985人,超編1601人,但卻結構性缺編1948人、硬性缺編741人,主要分布在市直、臨湘市、平江縣、華容縣、岳陽樓區、云溪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該市下轄的臨湘市,共有教學點56個,其中單人校38個,按編制標準應僅配備教師70人,但實際配備202人。
2014年11月,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下發了《關于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將縣鎮、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一到城市標準,即高中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25、初中為1∶135、小學為1∶19。不過,在采訪中,一些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統一城鄉師生配備標準,編制配備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標準,不少縣都將缺編。一些地區因此產生了不少代課教師。
在城市學校,缺編同樣存在。湖南某市市直14所學校,截至2015年12月10日,編制部門核定編制數共有2450個,但實有在編人數2275人,缺編175人。
相比農村學校,城市學校對教師質量的要求正在提高。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泰禹小學校長李臻告訴記者,近年來,學校對于教師質量的要求有所提高,主要體現在:一是要求應聘教師具有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學歷,學校應聘研究生學歷教師有增加;二是看重教師德性,看重教師做人做事的態度。現在&ld;90后&rd;的年輕教師,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代,在能力方面,學校更關注他們與孩子、家長的溝通能力。
新邵縣是半丘陵半山區地帶,共有246所學校、106萬多名學生。近年來,該縣年年招教師,每年招考人數近300人。周良才介紹說,一個直接的原因是,&ld;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招進的民辦教師,從2009年到2018年,這10年內基本上都要退休,占到個教師人數的一半&rd;。
實際上,像新邵縣這樣教師大量減員的地區還有不少。近年來,在湖南各地,正迎來一波教師退休高峰,教師減員人數急劇增加。在湘潭縣,2010年到2015年,該縣共退休教師1327人;在平江縣,該縣2009年到2014年共退休教師1120人;在新邵縣,2012年到2014年共退休489人,2015年到2018年,該縣每年退休的教師人數仍將保持在150人左右。
除了退休人數多外,教職工因各種原因不能堅持上崗,或不能滿負荷工作,也造成教學人員緊缺。2015年春季,保靖縣系統外借調人員有45人,教師每年因病請假80人左右,教師讀研每年約20人。各種原因造成的不在崗教師達二三百人,大約占中小學編制總數的10%左右。
記者在平江縣了解到,于教師工作壓力大,職業病多,教師健康狀況觸目驚心。據統計,2014年,經縣級以上醫療鑒定單位確認,該縣四大疾病(癌癥、尿毒癥、精神病、重度傳染病)教師中列為長期病休(半年以上)的就有161人。另外,每年短期病休(含產假)的均有110人左右。
盡管因各種原因減員人數多,但是教師補充卻相對比較困難。以平江縣為例,2015年秋季開學,于學生人數增加,按照老編制標準測算,平江縣需增加教師230人,加之上學年減少教師359人,共計需補充教師589人,但目前只補充了491人。于各種原因,近5年來,平江縣都未能按計劃足額招聘到教師。
同時,于中等師范教育斷層、高等師范教育縮水及群眾觀念變化等原因,農村合格教師的來源范圍越來越小。據了解,平江縣今年自主定崗招聘100名村小教師,為確保有人報名,條件已放寬至不需要教師資格證(需5年內考上)、40歲以下、師范類中專及以上學歷即可,教師質量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