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小學生生活習慣調查:近三成學生飲食習慣不良
家長們時刻心系著孩子的健康安全,但是市場忽視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這樣是非常不正確的。比如說孩子的生活習慣,家長們應該在小朋友還小的時候進行培養,或是日后出現了不好的習慣時,家長們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切不可敷衍了事,因為孩子是否健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就可以看得出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中小學生的生活習慣怎么樣?昨天,市教科院公布了一份對我市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生活習慣現狀進行了抽樣調查與分析后的結果: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上在營養膳食習慣方面表現較差,近三成學生膳食習慣不良,一成半的學生存在生活習慣不良。
據了解,此次研究以四至九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分層隨機發放問卷5000份,回收有效問卷3518份。其中,男生1760人,女生1752人,未知性別6人;鄉村517人,鎮區1000人,城區1990人,未知區域11人。
調查人員自編《中小學生健康生活習慣調查表》,包括個人衛生、生活衛生、飲食衛生、營養膳食、公共衛生、安全衛生六個方面的內容,50個題項組成,其中含1道測謊題。
&ld;總體上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習慣處于良好狀態。&rd;參與此次調查的市教科院副院長王瑋虹介紹,從樣本在各方面生活習慣上的得分來看,六大方面的平均分均超過2分,并且在各方面表現為&ld;習慣較好&rd;的學生比例均在七成以上,其中表現出來的各種生活習慣優到劣依次為安全衛生習慣、公共衛生習慣、個人衛生習慣、飲食衛生習慣、生活衛生習慣、營養膳食習慣。
不過,局部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膳食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相對較差。調查結果顯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上在營養膳食習慣方面表現較差,近三成學生膳食習慣不良。
從關于營養膳食情況的統計來看,主要在吃堅果、水產品和喝水三個方面表現出最大的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在堅果的食用情況方面,只有96%的學生能夠保持每天都吃,489%的學生偶爾會吃,而415%的學生表示很少吃。
中小學生在水產品的食用情況上,只有145%的學生能保持每周吃2次以上,509%的學生偶爾吃,有346%的學生很少吃。
調查中,僅有兩成學生達到正常人每天攝水量為2000l-2500l這個標準,344%的學生每天喝水4-5杯(相當于800l-1000l),424%的學生每天喝水量在3杯以下,即600l以下,可見很大一部分學生飲水量嚴重不足。
調查還顯示,一成半的學生存在生活習慣不良。具體分析后發現,他們在睡眠、體育鍛煉、看電視、上網以及內務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
在睡眠上,有134%的學生睡眠習慣不好,且睡眠不足7小時;在身體鍛煉方面,只有四成的學生能保證每天1小時的鍛煉,近兩成的學生幾乎很少鍛煉;在看電視的習慣上,437%的學生或斜靠在沙發上看或躺在床上看,同時有127%的學生每天看電視時間超過4小時。
在上網目的上,只有1/3的學生是為了學習和查資料,還有1/3的學生上網是為了玩游戲、聊天等。此外,從人口變量上來看,女生的個人、生活、公共衛生習慣優于男生,男生的營養膳食習慣優于女生。在營養膳食、公共衛生和安全衛生三個方面體現出顯著的城鄉差異,均為城市優于鎮區、鎮區優于鄉村。
王瑋虹說,中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良好的飲食習慣既是生長發育的需要,也是現階段學習的需要,還是現在和將來身體健康的保障。對于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查人員給出了十點建議:
1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既要保證營養所需,還要考慮到發熱量;
2飲食一定要注意衛生,不使用公用餐具,不隨便在飲食攤點上就餐;
3不喝酒,不暴食暴飲,不吃冷食;
4不吃零食,特別是路邊小吃,不吃變質過期食品;
5早上要吃好,但不要吃得太飽,否則會引起大腦缺血,上午上課犯困;
6不要養成睡前還吃飯的不良習慣,否則難以消化,易引起胃?。?/p>
7多吃谷類,供給身體充足的維生素;
8少喝含糖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
9參加體育活動,加強鍛煉;
10青春期學業繁重,應注意學習緊張期間,如考試時的營養補充。(記者 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