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線做作業引熱議 家長憂心孩子電子依賴加重
教育方式的多樣化發展,使的孩子們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或多或少的成了家長們擔心的問題。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以及健康考慮,幫助孩子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好不容易取得一點成效,現在又開始實施在線寫作業,學生們又重新接觸電子產品,漸漸的產生電子依賴,使得家長們之前付出的努力功虧一簣。那么,學生在線做作業的方式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現在就和小編一起去聽聽大眾的意見吧。
昨日,2015年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現場會在佛山市南海區召開,向全國推介南海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經驗。記者從南海區教育局獲悉,南海每天有100多所學校的教師在線推送電子作業,每天有5萬多人次在線交作業。
昨日在桂江小學進行的信息化應用現場會示范課堂上,記者見到,學生人手一部平板電腦,上面連接有耳機和麥克風。通過這種信息化學習手段,不僅教材上可以和教室大屏幕同步翻頁,系統還能夠自動判斷學生的英語發音是否準確,老師可以根據系統診斷結果了解每一個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并通過電腦發布習題,讓學生分組比賽,看哪個組答題多、正確率高。
布置作業時,老師們只需在電腦屏幕上輕輕一點,就能迅速給學生派發作業,還可實現秒批作業,老師通過大數據獲悉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就此&ld;對癥指導&rd;,及時調教案。
記者從南海區教育局獲悉,學生綜合素質在線評價系統在南海逐步推廣,已有12所試點小學向家長累計發送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電子報告書達10多萬份。
傳統的學校評價模式以每個學期末派發的學生手冊為主,不少家長感覺學生手冊&ld;年年差不多&rd;,而家長忙于家計,平時對孩子的情況&ld;兩眼一抹黑&rd;。針對這種狀況,南海有試點學校今年1月開展了&ld;學生綜合素質在線評價&rd;研究。據悉,該系統包含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五方面,老師、家長可及時評價孩子在學校、家庭的表現,記錄關鍵事件。
試點學校學生每天的行為習慣、紀律及出勤等多個指標都被網絡管系統記錄下來,自動傳到評價系統中,供家長隨時查詢。六年級學生希希,上學期體檢出身高156厘米,體重66公斤,屬于肥胖。為此,體育老師為希希設計了個性化&ld;體育作業&rd;,根據他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鍛煉。
&ld;在線評價如同孩子的一個成長記錄儀,詳細記錄每個教師的每一句評語、每個孩子每一天的活動、成長軌跡清清楚楚。&rd;南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改變以往只有班主任評價學生的單一模式,學校還設計出多位科任老師、同伴互評、家長評價等環節,評價不再是老師僅憑印象,評價將更客觀真實。
對于在線作業取代傳統作業的做法,家長張先生表示,雖然比傳統辦法便利了,但也擔心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更加嚴重。&ld;像一些美術手工作業,以后都依賴在線布置,學生動手能力是否會下降?另外,如果一些家庭沒有相應設備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