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兒童為何會遭同班同學家長聯名“驅逐”(5)
時間:
書之意2
兒童資訊
一家當地媒體報道浩浩的經歷后,一星期內就接到了十幾個多動癥兒童家長的求助電話,這些孩子有的直接被學校拒收,有的在入學數天后被學校要求強制休學。
在被高樓包圍的積玉橋小學里,浩浩的教室成了個武漢市,甚至全國不多的一小塊試驗田。
進入積玉橋學校之前,浩浩也曾被多所小學拒絕。校長祝正洲仍然清晰記得浩浩來報名時,劉軍那句讓他無法拒絕的話:&ld;不要求浩浩學習成績多好,只要他能正常地活下去。&rd;
就這樣,盡管浩浩的家不在積玉橋學校的學區,祝正洲還是接收了他。
因為家離學校比較遠,別的孩子都能三五搭伴步行上下學,劉軍卻每天騎著電動車載著浩浩,在一條狹窄的、擁擠的、充滿魚腥味的市場里走走停停。
浩浩的家在一間臨街的破舊樓房里,白天即使關上窗戶也能清晰地聽到外面汽車的喇叭聲和商戶擴音器里的叫賣聲。房子沒有客廳,推開門便是媽媽的臥室,報紙和廣告海報貼滿了半個房間,但仍無法完全遮蓋已經成片脫落的墻壁。里屋是浩浩和爸爸的房間‐‐一張硬板木床、一張堆滿雜物的書桌、一個已經關不上門的衣柜。一臺40英寸的電視機,幾乎是這個家庭最貴的家當。
劉軍和妻子曾做過一些小生意,&ld;雖然掙不了大錢,但維持三口之家沒什么問題&rd;。浩浩出生后,問題愈發明顯:發音不清晰、不停地亂動、注意力不集中、眼神游移不定。
浩浩一歲半時,劉軍夫婦開始帶著他輾轉在多個城市看病,購買的有關兒童自閉癥、多動癥的書籍已經塞滿了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