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兒童為何會遭同班同學家長聯(lián)名“驅逐”(4)
時間:
書之意2
兒童資訊
幸運的是,這些疏離和拒絕都未影響到浩浩的成績。他小學一年級便能熟讀六年級的語文課文,即使在艱難的單班教學中,浩浩的數(shù)學課進度也已經(jīng)領先了普通班級兩個單元。
他對知識的解似乎有著異于常人的能力,他喜歡看法律類的圖書,有時劉軍打他,他就會把《刑法》里&ld;故意傷害罪&rd;的內容背出來,指責爸爸打人犯法。
這讓從教20多年的李海強感到興奮,他們想盡學校最大的能力來驗證一個命題:像浩浩這樣不存在學習能力問題的特殊的兒童,到底適不適合在普通小學接受教育?
一項可怕的數(shù)據(jù)縈繞在李海強的心頭: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我國學齡期兒童多動癥的出現(xiàn)率約為431%到583%,換句話說,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的學齡期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多動癥。
其實,積玉橋學校不遠處就有一所專門接收特殊兒童的學校,只是那里的學生大多都有智力障礙,學校的教學也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
&ld;我們不能讓浩浩到這樣的學校去學習怎么穿衣服、怎樣系鞋帶。&rd;李海強篤定地認為浩浩不應該簡單地被歸類為&ld;特殊兒童&rd;,被普通小學教學教育拋棄,進入&ld;特殊教育學校&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