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臥病在床 15歲女孩帶著弟弟撿垃圾維持生計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來自景寧縣的43歲男子患上了直腸癌,年僅15歲的女兒和8歲大的兒子便承擔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姐弟倆靠著撿垃圾賣錢生活,十分的不容易。想看更多兒童資訊內容嗎?請看
景寧縣城戲臺后16號的出租屋里,躺著一個病怏怏的男子,雖然年僅43歲,但因為病痛折磨,已經瘦成了皮包骨,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很多。
他叫張懷純,景寧英川鎮董川村人,在溫州打工多年。
三年前,他被查出直腸癌,回景寧治療,歷經17次化療、25次放療。今年正月,張懷純又因突發絞窄性腸梗阻伴發腸穿孔入院,醫生為他做了腸部分切除手術。
按照醫生的說法,張懷純的身體狀況非常差,長期營養不良導致貧血、低蛋白血癥。這種情況,手術后很容易引起感染,導致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發癥。
醫生擔心的沒錯,術后,張懷純排尿困難,每半個小時就想拉,可就是拉不出,十分痛苦。
疾病,讓這家人負債累累。
如今,一家人只能租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每月房租100元,也讓一家人難以負擔。長期臥床,黑乎乎的房間里,一股難聞的味道揮之不去。
&ld;家里的米,都是好心人送的。&rd;生活的現狀,讓張懷純無奈。而更糟糕的是,他生病后,妻子受不了苦,常年不在家,留下一個15歲的女兒張景芳和8歲的兒子張裕康,和他相依為命。
盡管每月有200多元的低保金,但除去房租,剩下的錢,一家人連吃飯都不夠。病情稍穩定時,張懷純收過廢品;不適時,帶著兒子撿垃圾。
張懷純的身體漸漸不允許勞作,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女兒身上。
張景芳目前在景寧城北中學上初一。為了支撐起這個家,她丟下了硬筆書法、繪畫等特長,課余時間,承擔起&ld;媽媽&rd;的角色,照料爸爸,洗衣、做飯,還要抽時間,輔導弟弟功課……
一有空閑的時間,她還接過了爸爸的三輪車,帶上弟弟,走街串巷,上門收購廢品。
看到這對姐弟倆瘦小的身影,很多人都于心不忍。姐弟倆收廢品,幾乎從來不用帶秤。
&ld;很多好心人白送廢紙、飲料瓶什么的;碰到賣廢品的人,就估摸著給錢。&rd;沿著爸爸走過的線路,水果店、超市、居民區……每周轉上一兩次,掙上二三十元錢,用來買米買菜。
一直來,張景芳和張裕康姐弟倆,也是畬鄉公益社團發起人&ld;英子&rd;、&ld;影兒&rd;和近百名社團成員關注的對象之一。
景寧縣城環城西路89號的明珠副食店,老板網名&ld;微笑&rd;,是畬鄉公益社團成員。雖然家里開支挺大,手頭也不寬裕,但&ld;微笑&rd;把廢品無償提供給姐弟倆。
每周末,做完作業,姐弟倆就騎著三輪車,前往副食品店,只要向老板打個招呼,就可以熟門熟路地穿過數排貨架,到后面的倉庫扛出廢品。如果一個星期沒有來,老板會攢下十來斤紙板和泡沫,專等姐弟上門。
裝好廢品后,張景芳騎上三輪車,帶上弟弟,直奔廢品收購站。
姐弟倆常去的這家廢品收購站,在景寧老造紙廠內。老廠區路面坑坑洼洼,見姐姐騎得有些吃力,弟弟從車斗上跳下,拽出一根繩子,放到肩上,當起了&ld;小纖夫&rd;。
收購站老板,網名&ld;王哥&rd;,也是公益社團成員。他遠遠看見姐弟倆,連忙放下手里的活,出門迎接。接著,三人一起卸貨,&ld;王哥&rd;稱重、付錢。
&ld;這個小姑娘真不錯,從去年夏天開始,每到周末或假期,都會來賣廢品。&rd;&ld;王哥&rd;回憶,去年暑假,小姑娘曬得黑黑的,他看著都很心疼。
除了特地把廢品留給姐弟外,這個公益社團的每個成員,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關愛。他們組織景寧城北中學的師生,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目前共籌集善款16700元。
這些善款,也是大家給姐弟倆愛的力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