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人欺負 家長趕來動手幫忙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當放學回家孩子們總會和小伙伴們先玩一會才回家,近日,在濟南一群小伙伴在南部某小區廣場上踢足球,沒踢多久, 因為一點小摩擦孩子們鬧得不愉快,可是怎么會有父母來幫忙打架的呢?關愛兒童,想知道更多最新的兒童資訊嗎?請看
5日晚8時,鵬鵬、小杰和約好的幾個小伙伴在南部某小區廣場上踢足球,沒踢多久,來了另一幫小學生。之后,兩撥孩子鬧得不愉快,起了一些小摩擦。
&ld;我聽小杰說,他們七八個孩子在踢球,過來另一幫孩子,兩撥孩子是一個學校的,但彼此之間沒怎么接觸過。沖突過程中有個孩子覺得吃虧了,就跑去向家長告狀。&rd;小杰的媽媽吳女士說。
這本是孩子們之間的一樁小事,卻引來對方家長&ld;大動干戈&rd;。一名韓姓家長說,那個孩子喊來家長后,對方不是勸解,而是對五六個孩子拳腳相向。
&ld;5日晚8點半,我突然接到兒子的電話,說有人打他們。&rd;鵬鵬的媽媽王女士趕到現場時,小廣場上已有很多人圍觀,被打的五六個孩子都在哭。&ld;孩子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指著打人的家長說&ls;就是他打的&rs;。&rd;
&ld;那個家長抓著孩子們的衣領往腰、腿、屁股上踢。我兒子在推搡、躲避過程中不知道怎么碰著了,導致鼻子出血。一共七八個孩子,他打了五六個。&rd;王女士說。
事發當晚,在市中區十六里河派出所民警的調解下,涉事家長做了道歉。據了解,涉事家長稱自己正在給兒子過生日,邀請幾個朋友一起吃飯,還喝了酒。聽說孩子被欺負了,他比較生氣,沖動之下就把其他孩子打了。
&ld;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大人應該出來制止,合地教育孩子而不是動手打孩子。&rd;幾位家長認為,涉事家長以這種暴力方式處孩子之間的糾紛不妥當。他們剛知曉自己的孩子挨揍時,心里很不滿。事后孩子們接受了道歉,雙方家長也表示和解。&ld;都是做家長的,應該互相解。我們只是想從教育孩子的角度,提醒家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rd;
煙臺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心學副教授盧鳳菊認為,家長不應該有過重的護犢心。家長對子女的影響除了&ld;言傳&rd;,還有&ld;身教&rd;,&ld;家長對孩子的作用是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家長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會給孩子不良示范。&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