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肝病怎樣飲食護理 小兒肝病的飲食原則
小孩子生病了是家長對擔心的時候了,特別是看著孩子難受自己卻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方法的時候心里更難受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小兒肝病需要注意哪些吧。
正常人的肝臟具有解毒和排泄的功能,當肝臟有病時,解毒、排泄功能減退。而藥物進入身體后,都要經過肝臟加工處后才能發揮作用,所以,藥物和肝臟的關系 非常密切。許多藥物對肝臟有直接或間接的毒性損害,了解哪些藥物需經肝臟解毒,哪些藥物毒性較大人不能服用,是非常重要的。
1、不宜飲酒:酒精的90%要在肝臟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所以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生變化。
2、不宜多吃糖:肝炎病人每日補充一定量的葡萄糖,有利促進肝細胞的修復。但研究證實,過多的葡萄糖在體內可轉變為磷酸丙糖,該物質在肝內合成低密度脂類物質,使血中甘油三脂等脂類物質增多,進而誘發心血管系統的器質性病變。另方面,肝炎病人多臥床休養,活動較少,補糖過量,可致脂肪肝形成。此外,還會產生厭食,不利營養素吸收。
3、不宜過多的食用蛋白飲食:對于病情嚴重的肝炎病人來說,于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魚、瘦肉等高蛋白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病癥。另外,血氨過高是肝炎晚期病人發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高蛋白飲食可致血氨過高,從而加重肝昏迷癥狀。
4、不宜高銅飲食:肝功能不全時不能很好地調節體內銅的平衡,而銅易于在肝臟內積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臟內銅的儲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膽汁性肝硬化者的肝臟銅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醫學專家指出,肝臟內存銅過多,可導致肝細胞壞死。同時,體內銅過多,可引起腎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應少吃海蜇、烏賊、蝦、螺類等含銅多的食品。
1、菜肴宜清淡,食倡八分飽
飲食不潔或不節,是導致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炎患者或多或少都有消化道功能問題,因此對肝炎患者飲食的總原則應該是營養,清淡,容易消化。急性期可以給予半流質飲食,軟食,恢復期可以給予普通飲食并盡可能是符合患者口味的,在保證營養供給和體力消耗的前提下,以素食為主,新鮮蔬菜,水果應該常吃,對于肉類食品一般不必嚴加限制,只要患者愛吃,味道可口又不會導致腹脹腹瀉即可。另外在進餐時不宜吃太飽,明代《壽世保元》在養生保健歌中有&ld;食唯半飽無兼味&rd;,因此少量多餐,提倡只吃八分飽,對于肝炎患者來說,可以減輕肝臟負擔,改善癥狀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