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教育兒童的5個標準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嗎,不同國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樣。大家知道美國的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搜集了一些沒貨家庭父母教育兒童的方法,一塊來看一看吧。更多兒童資訊內容介紹給大家,請看
美國的教育屬于個人中心型,重視個性,突出個人,注重個體的自選擇,在美國人眼里,兒童是主動的,富有創造性的,自我實現是兒童自身的自然發展過程,成人只需提供有利條件即可。美國人比較重視兒童自我意識的自然發展,多鼓勵兒童自且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美國的成人力圖使兒童發現自身存在的能力。
在美國的幼兒園中,集體活動較少,教師總是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安排活動,鼓勵兒童自己選擇喜歡的游戲和活動。教師還鼓勵孩子在一段不長的時間里從事多項活動,讓兒童自發展、自創造,以期培養兒童的靈活性,創造性。比如畫畫,老師不注重兒童畫的內容、形式和技巧,而讓孩子自發揮、自想象,所以美國的孩子經常畫的滿身、滿臉都是顏料。在家里墻上、門上、地板上也到處都有他們的杰作,雖然這些&ld;作品&rd;很粗糙,大人們也常常不知何物,但爸爸媽媽一定不會生氣,更不會阻撓和禁止,而是笑嘻嘻地看著孩子表演,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美國的幼兒教育中,大人們認為孩子應該獲得和成年人一樣的平等和尊重。如孩子可以直呼長輩姓名,同樣,大人們也會非常尊重地稱呼孩子為先生或者小姐,通過這些簡單的細節讓孩子們感覺到這種平等。另外,在外出做客時,如果主人拿出東西給孩子吃,大人也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替孩子決定&ld;要&rd;還是&ld;不要&rd;,更不會在孩子表示想吃的時候加以斥責,一切讓孩子自主。在開展各類游戲活動時,教師十分尊重兒童對游戲材料的取舍和操作方式,注意為兒童創設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保護兒童對游戲的積極性,贊賞兒童的不同觀點和各種想法,不僅全盤接受,而且還夸獎他們想象合,設計奇特。在美國,父母從不會吝嗇對孩子的贊美,孩子只要取得一點點成績,父母就會大加贊揚。美國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ld;你真棒!&rd;而且這種贊美還會落實到實處,他們對孩子的任何一項&ld;創作&rd;都予以極大的肯定和贊揚,給孩子最大的信心。孩子們在受到贊揚之后,則對于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因而會更加小心地去維護自己的名譽,保持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在美國的公共場合,你經常可以目睹這樣的場面:一個孩子絆倒了,在地上哇哇大哭,站在不遠的媽媽卻并不著急,不慌不忙,她們不會想中國父母那樣走上前把寶貝扶起來,然后抱著他邊給他擦眼淚邊哄他,有時甚至還要說一些比較夸張的話做一些虛假的動作,美國的父母只是平靜地看著孩子自己爬起來。
與中國幼兒教育相比,美國幼兒教育更重視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在美國,孩子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照顧他們,因此美國人就非常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品格,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美國的教育注重過程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注重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他們認為一切重在參與,孩子在各項活動中學到的知識,體驗到的感受以及發展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美國的幼兒教師會盡量避免對孩子進行評價,既不表揚也不批評,因為他們知道批評了孩子會刺激他,表揚了孩子會刺激到別的孩子。所以在美國的幼兒園沒有什么分數表或成績單,但是會有一個學習報告,主要用意在于讓家長[微博]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學習進展,看看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哪些方面是上小學后需要注意的。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美國,是美國現代教育的一種基本念。在美國的幼兒園,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民族的兒童,所以美國的幼兒界強調兒童不僅應該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還要接收其他文化。在課程的設計上,美國幼兒界認為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對象是所有兒童,課程應考慮每個兒童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每個兒童的家庭背景和語言文化。
課程內容不是以某種文化為中心,而是包容各種文化,并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出現。若干小主題活動構成一個完的主題系統,每個主題系統都會涉及不同國家、種族的自然地、人文景觀和傳統文化,并引導兒童在認識這些不同文化的過程中達到相互解、接納和尊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