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偷錢離家出走引熱議:教育孩子不能傷自尊
原標題:懲戒孩子不能傷其自尊
孩子的教育對于每個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頭疼的事,例如面對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們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么解決,最經(jīng)常采取的做法就是打和罵,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自尊心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家長們絕對不能忽視這一點,因為你們所謂的“為孩子好”,可能就成了家庭教育的毒藥。
近日,光明新區(qū)兩名12歲的男孩在偷取家里一萬元現(xiàn)金后離家出走兩天。警方調(diào)查得知,小孩是因在家里常遭遇家暴懲罰,無法忍受而出走。
生活中,孩子叛逆和做錯事情在所難免。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既達到警醒的效果,又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不會讓孩子誤解父母的愛呢?市民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就此話題熱議。
避免態(tài)度太粗暴 體罰挖苦要不得
@@梅影遮眼:懲罰是要有,明確跟孩子指出他為什么錯了,錯在哪里。每次我女兒一犯錯,我直接叫她面壁去站著,然后告訴她錯在哪兒,以后再碰到這樣的事情要怎么處理。給孩子養(yǎng)成有錯就罰的習慣,這樣孩子就會正確對待錯誤。
@@藍澤:可以用訂立規(guī)則的方法,罰站或者沒收玩具。我基本也不會打罵孩子了,現(xiàn)在對寶寶都是采取比較溫柔的懲罰方法……但最大的原則是,告訴他不能傷害別人,或者被別人傷害。如果犯了這種錯,就要懲罰得嚴厲一點兒。
@@莎莎:寶寶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不要責備寶寶。可以事后跟寶寶說:媽媽(或爸爸)知道寶寶不是故意這樣做的,然后告訴他這件事情哪里不對,我們不應該這樣做,下次如果再這樣做要受到懲罰的。像下次如果再犯,要罰站墻角,罰沒有零食吃,罰沒有零花錢或者外出的機會……
@@平靜那顆煩躁:懲罰必須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傷害孩子的自尊為前提,目的是激起孩子的羞愧感。所以要避免態(tài)度粗暴、生硬、諷刺、挖苦,更不能惡語中傷或體罰孩子。
@@幸福的愛:犯了錯懲罰是要有,罰過后要跟他說明錯在哪里讓他明白,叫他下次不能再這樣做。罰的時候父母不要心軟放棄懲罰,也不要加重懲罰,這樣小孩會對你不服。
@@候小七: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最好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兇他,可以跟他慢慢講道理,也不要二話不說就打他!調(diào)皮是孩子的天性,只要給他好好講道理,一般小孩子都會接受的。
多些耐心和信心
改正錯誤要鼓勵
@@天天233: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習慣,在一段時間內(nèi)只專注改這一個錯誤;幫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一個計劃,讓孩子自己按計劃執(zhí)行,同時也幫孩子監(jiān)督其行為。如果一天沒有犯同樣的錯誤,就應給予表揚和獎勵。
@@獅子座:多與孩子溝通,只有多溝通才能了解小孩子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再者,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按大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一定要多些耐心和信心。
@@濤濤2010:體罰不適合小孩。平時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如果做錯了,就告訴孩子怎樣做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doctor1:對寶寶的教育應該有耐心,慢慢教導,寶寶會理解會懂事的,一定不能打罵。
@@宸晞:寶寶犯錯誤,可以批評他,然后不理他,讓他自己認識錯誤。
@@zhoutianyi:家長(微博)要有耐心,要慢慢教,不能急。時間長了,孩子會知道父母批評他是為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