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兒童醫院7歲以下兒童接診量超平時50%
孩子的健康父母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近日,沈陽市兒童醫院調查,7歲以下的兒童接診量比平時多了百分之50,為什么孩子生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呢?相信許多家長朋友還不太了解,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據沈陽市兒童醫院醫務科科長田曉麗介紹,進入12月后醫院7歲以下兒童的接診量比平時增加了50%,多為感冒、咳嗽以及呼吸道感染等。
兒童感冒集中爆發 一個班1/3孩子感冒、發燒
家長李女士反映,她兒子所在的幼兒園大班,全班有1/3的孩子出現了感冒、發燒等癥狀。
記者昨日隨機走訪了沈陽市多家幼兒園,發現兒童感冒、發燒現象最近較為多發。
家長李先生表示:&ld;我家孩子在小幼兒園,小班7個孩子幾乎都有流鼻涕、咳嗽的表現,但是因為家里沒人照顧,還得將孩子送去幼兒園,請老師代為照顧。&rd;
田曉麗介紹,進入12月以來,兒童接診量照比平時增加了50%,多集中在7歲以下的兒童當中,癥狀多為感冒、發燒,也有一部分孩子是呼吸道感染,&ld;高燒不退的兒童最近顯著增多,能比平時多了20%。&rd;
受家長委托給孩子喂藥成幼師一項&ld;額外工作&rd;
有的幼兒園設有專門的記事本,兒童有咳嗽、流鼻涕等癥狀時,家長要在記事本上詳細注明兒童用藥的名稱、時間,包括兩次用藥的間隔時長、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用藥劑量,沖劑是每次用一袋還是半袋;用藥時的忌口情況等,并需要家長簽字確認。
一些幼兒園并沒有兒童用藥的專用記錄,通常是家長在送孩子入園時口頭囑托老師用藥的相關事宜,把藥直接交給老師。
一家幼兒園的老師表示,她們會按照家長的囑托給孩子用藥,將每位兒童的用藥分別用獨立的塑料袋裝好。幼兒園的校醫會定期過來檢查和督促,做專業的指導。
醫生表示,簽字確認登記值得提倡,但家長也不要一味地把孩子的用藥推在老師身上,吃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時最好在家長的監護下進行,校醫作為專業人士也要對家長委托用藥的種類進行檢查,一旦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糾正。
醫生提醒:兒童不要濫用抗生素 要遵醫囑用藥
田曉麗稱,這撥兒童的感冒發燒多為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ld;溫度驟降、空氣干燥、幼兒園的孩子抵抗力較弱,這些都是此次感冒增多的原因。&rd;
她不建議家長給兒童吃預防性的藥物,而是要在平常注意增強兒童的免疫力,同時&ld;要根據天氣變化給兒童適時增減衣物,多喝水,少去人員集中的地方。&rd;
&ld;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手,無論是家中還是幼兒園,都倡導多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霧霾天最好給兒童戴上口罩。&rd;田曉麗表示,&ld;兒童出現不適癥狀時,建議在醫生診斷基礎上再針對性地用藥。&rd;田曉麗特別提醒:&ld;不要給兒童濫用抗生素類藥物,如用藥建議選擇兒童專用藥,而不是依照家長的經驗來用藥。&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