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海上無風也有浪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那么,大海給你們的感覺是怎樣的呢?除了浩瀚無垠,大家有沒有發現,及時是在沒有風的情況下,海面上照樣有著層層波浪呢?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小編現在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好奇的小伙伴兒可要認真聽咯。
有風無風都有浪‐‐海浪的形成與分類
當我們形容心情激動難以平靜的時候,會用上&ld;心潮逐浪高&rd;的詞句:當我們剖析事物的因果關系時,會想到&ld;無風不起浪&rd;的道;當我們說到海面狀況時,則常常用&ld;海上無風三尺浪&rd;和&ld;風大浪高&rd;等語句。總而言之,浪濤在人們的心目和意識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象。 海浪是海水的波動現象。&ld;無風不起浪&rd;和&ld;無風三尺浪&rd;的說法都沒有錯,事實海上有風沒風都會出現波浪。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是指海洋中風產生的波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波。無風的海面也會出現涌浪和近岸波,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ld;無風三尺浪&rd;的證據,但實際上它們是別處的風引起的海浪傳播來的。廣義上的海浪,還包括天體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塌陷滑坡、大氣壓力變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內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嘯、風暴潮和海洋內波等。它們都會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動,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海上無風也起浪。
海浪是海面起伏形狀的傳播,是水質點離開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振動,并向一定方向傳播而形成的一種波動,水質點的振動能形成動能,海浪起伏能產生勢能,這兩種能的累計數量是驚人的。在全球海洋中,僅風浪和涌浪的總能量相當于到達地球外側太陽能量的一半。海浪的能量沿著海浪傳播的方向滾滾向前。因而,海浪實際上又是能量的波形傳播。海浪波動周期從零點幾秒到數小時以上,波高從幾毫米到幾十米,波長從幾毫米到數千千米。
風浪、涌浪和近岸波的波高幾厘米到20余米,最大可達30米以上。風浪是海水受到風力的作用而產生的波動,可同時出現許多高低長短不同的波,波面較陡,波長較短,波峰附近常有浪花或片片泡沫,傳播方向與風向一致。一般而言,狀態相同的風作用于海面時間越長,海域范圍越大,風浪就越強;當風浪達到充分成長狀態時,便不再繼續增大。風浪離開風吹的區域后所形成的波浪稱為涌浪。根據波高大小,通常將風浪分為10個等級,將涌浪分為5個等級。0級無浪無涌,海面水平如鏡;5級大浪、6級巨浪,對應4級大涌,波高2~6米;7級狂浪、8級狂濤、9級怒濤,對應5級巨涌,波高61米到10多米。 海洋波動是海水重要的運動形式之一。從海面到海洋內部,處處都存在著波動。大洋中如果海面寬廣、風速大、風向穩定、吹刮時間長,海浪必定很強,如南北半球西風帶的洋面上,常的浪濤滾滾;赤道無風帶和南北半球副熱帶無風帶海域,雖然水面開闊,但因風力微弱,風向不定,海浪一般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