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要了解腦
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旅程,通過不斷的探索自我。通過高新的科技,不斷的了解自我。大千世界中人們的個性、風格迥異,有的人記憶超強,能夠做到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這估計要歸功于我們的大腦吧!那么為什么我們要了解腦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猶如深邃浩瀚的宇宙,人類的大腦蘊藏著無窮秘密。大腦是人體內結構和功能最為復雜的組織器官,是人類一切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歷經千百萬年的進化而形成的人類大腦,包含了多達千億的神經細胞(神經元),這些細胞間以一種高度有序、高度特異的方式相互聯結并形成網絡(神經網絡),以應付不斷變化的復雜環境,并使人類具備處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
人類之所以有別于其他生物,成為萬物之靈,正是于我們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人腦高級認知功能的形成和不斷發展,使得人類成為有個性、有感情、有思想的生命體,具備了掌控世界的能力。通過功能各異的神經元的分工協作,大腦成為接收外界信號、產生感知覺、形成意識、進行邏輯推、發出指令以付諸行動的總指揮部,它掌管著我們的語言、感覺、思維、記憶、情緒、行為等高級活動。腦的活動不僅使我們能夠看到千姿百態的世界,能夠聽到動人心弦的音樂旋律,更重要的是使我們能夠思考、創造、認識和改造世界。
人類大腦可以在瞬息間對海量的外界信息進行高度復雜的處,它的工作原為計算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而計算機的發展又向人類的智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之所以把計算機稱為電腦,就是因為人們認為計算機能做的事情與我們的大腦相似。1997年5月,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象棋比賽轟動了全世界:超級計算機&ld;更深的藍&rd;與享譽世界棋壇的特級國際大師卡斯帕羅夫展開人機對弈。經過9天6局的激戰,&ld;更深的藍&rd;最終以兩勝三平一負的戰績戰勝了大師。落敗的卡斯帕羅夫在賽后說,他在與&ld;更深的藍&rd;下棋時感覺計算機的決定富有&ld;智慧和創意&rd;,是他所不能解的。
這場&ld;人機大戰&rd;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機器腦可以比人腦更加聰明,甚至能夠在不遠的將來代替人腦嗎?
人腦具有智慧、能思維,但更重要的是,人類所獨有的精神活動還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社會性,這是計算機所不具備的。計算機缺乏靈活的判斷力、創造力和情感,而情感恰恰是人類智能優勢的基礎。人腦的所有智能顯然不可能全部存在于一個無生命的機器中。計算機依靠人類事先為之設定的程式語言來進行工作,而人腦在社會環境和社會交往等因素的影響下,處于動態的進化、升華過程中,能不斷創新,這是計算機(機器腦)依靠自身的能力不可能達到的。
但是,計算機無疑能大大增強人腦收集海量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擴展人腦利用推探索事物的空間。如何將無生命的計算機與人腦的創造力和判斷力結合起來,充分利用&ld;人機交互&rd;的強大功能為人類服務,是眾多科學家為之努力的目標。例如,科學家已能用大腦發出的信號來直接操縱假肢,使失去雙腿的人猶如常人一樣行走自如。
大腦賦予了人類智慧、愛情、記憶和美夢,然而大腦的種種疾病也會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近一個多世紀以來, 科學家對于腦疾病的研究從未停止過,精神分裂癥、抑郁癥、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病等腦部疾病已成為當今醫學界的重大研究課題,而這些疾患防治對策的重大突破,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對腦工作原的認識。從事基礎研究的神經科學家正和臨床醫學家緊密合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人腦的結構十分精細,實施的功能極其復雜,人類探索腦的奧秘需要從分子、細胞、系統、全腦和行為等不同層次進行研究和合,需要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科學家(神經科學家、醫學家、數學家、計算機專家、社會學家等)的加盟和協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在這一科學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腦科學的研究正方興未艾,其研究成果無疑將為人類更好地了解自身、保護自身和防治腦疾病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貢獻。
這是一個充滿著期待和挑戰的腦科學時代。本卷圍繞&ld;大腦與認知&rd;這一主題,從七個方面展開探索大腦之旅。我們將與你一起分享&ld;大腦與神經&rd;的鬼斧神工,尋覓&ld;感覺與知覺&rd;的精妙絕倫,品味&ld;學習與記憶&rd;的玄奧精微,感受&ld;思維與智力&rd;的深邃浩淼,體驗&ld;睡眠與夢境&rd;的神秘莫測,了解&ld;性格與情緒&rd;的變幻無常,剖析&ld;大腦與健康&rd;的千匯萬狀。希望本書的許許多多&ld;為什么&rd;能夠激起你對腦科學的熱情和熱愛,并一起來探索大腦的無窮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