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看恐怖電影時音樂剛響起人就開始緊張
大家平時有去電影院嗎?在電影院看恐怖片可是非常刺激的,四周燈光全部暗下來,只有銀幕上閃爍的光,周圍一片寂靜。突然,一段令人心怦怦直跳的音樂響起起,我們會感覺非常的緊張,可是為什么看恐怖電影時音樂剛響起人就開始緊張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這就是條件性恐懼學習記憶的結果。恐怖片的畫面會使人緊張害怕,而大腦會將相關的音樂和周圍環境等與這種恐怖狀態關聯起來,形成條件性恐懼記憶。之后,只要人一聽到類似的音樂,一接觸到相似的環境,這種恐懼記憶就會被重新喚回,而產生相應的緊張感。
其實,不光人類有條件性恐懼記憶的體驗,動物中也廣泛存在這種記憶。小鼠遭受電擊的刺激時會十分恐懼,如果先給小鼠聽特定的聲音,隨后電擊小鼠,小鼠就會認為這個聲音是和電擊有關的。之后小鼠一旦聽到這個聲音,即使沒有電擊,也會表現出恐懼緊張。
條件性恐懼記憶是怎么建立的呢?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大腦中一個叫作杏仁核的神經核團是建立恐懼記憶的神經中樞。杏仁核在大腦顳葉內側呈左右對稱分布,掌管各種情緒的產生,比如恐懼、焦慮等。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耶魯大學的教授德爾加多做了一組有趣的實驗,他將一個連接著控制器的電極插入公牛的杏仁核中,通過控制器刺激這一核團。有一次,公牛突然暴怒著沖向教授,此時他迅速刺激了公牛的杏仁核,公牛一下子平靜下來,停止了進攻。這個事實充分說明,杏仁核在調控情緒中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恐懼記憶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影響。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恐懼記憶可以使人及時預測到危險,迅速做出反應,保證個人的正常生活和安全。而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人遭受到巨大的災難性事件時(例如地震),會產生恐懼記憶,并此引發消極情緒,嚴重時噩夢般的記憶極有可能使人一直活在恐懼中。現在,大量的科學家都希望通過研究來解決這種恐懼記憶造成的精神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