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怎么才能發現存在親子不良關系
親子間由于矛盾的潛伏和累積,更有甚者親子間會出現激化和對立的局面。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我們總會看見有個別家庭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極為緊張,甚至有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勢。那么你知道父母要怎么才能發現存在親子不良關系嗎?往下了解一下。
父母要怎么才能發現存在親子不良關系
1.親子間互動內容單一、貧乏當代父母由于受功利主義和智能中心主義觀念的侵蝕和影響,被應試教育重重包圍,致使他們大多只重視子女智力因素的發展,而忽視了其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時,甚至全家人只圍著孩子的分數轉,隨著分數的高低起伏,而或喜或憂。因此學習與學習成績成為父母在家中和孩子談論最多的內容,甚至成為飯桌上的固定談話節目,而且父母只是一遍遍地嘮叨和說教。
除此之外,相當多的父母和子女的對話內容非常單調、貧乏,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間感到無話可說,無可交流。由于“話不投機”,青少年與父母之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情感障礙和理解不足。其實,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生活瑣事、自然奇聞、科學知識、倫理道德、國內外重大政治事件以及與孩子年齡相符合的性知識,都應該成為父母和子女對話的內容。作為正處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所需要的知識是多方面的。
再則由于父母對孩子成績的高期望值及父母的重復嘮叨,這給子女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使子女成為掙分的機器,淪為分數的奴隸。子女在這種單調、緊張、高壓的家庭氛圍中,常常處于抑郁寡歡的心境狀態,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不良反應。而長此以往,孩子有可能不愿意回家,不愿意見父母,有的孩子甚至滋生出逆反和對抗的情緒,長期這樣親子之間將會出現緊張的局面。
2.親子之間溝通程度不高,溝通困難,代溝明顯由于許多家長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再加上他們的文化素質水平有限,同時隨著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競爭壓力的日益增大,許多家長不得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他們無暇顧及甚至忽視對孩子尤其是處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和指導。這已成為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個社會現象。
兩代人由于生活的背景和生活經歷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無話說,交流溝通出現障礙。據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現在的孩子同自己的父母越來越疏遠,甚至從不與父母交談。該調查數據顯示,約有69%的學生感到無法與父母交流和溝通,對于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煩惱,42%的學生認為難以與父母交流,27%學生表示從不與父母交流。
而我們知道親子關系具有天然的血緣關系,有共同的生活基礎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從這種意義上說,親子關系本該是融洽、和諧和親密無間的,但事實上卻存在無話可說和無法交流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