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做公益被誤解很正常 不奢望所有人都能理解
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給需要的人進行過捐款呢?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了,可是依然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這些人生活在貧困上,或者是在其他的方面不盡如人意,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雖然一再笑言&ld;估計找不到人,想起我了&rd;,倪萍還是選擇了在自己55歲之際重返離開已經10年的央視主持平臺。
2014年4月5日,央視首檔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開播。在這個以尋人故事為載體的公益平臺上,倪萍像一位知心大姐,貼心加耐心地幫助人們尋找失聯的親人、友人和恩人。30多期節目播出后,節目組已經幫助數以千計的求助者完成心愿。
&ld;按說我已經到了退休在家買菜做飯的年紀,節目組找到我時,我也很詫異。他們說找我是因為我臉熟,而且這是一個幫助別人、功德無量的節目,所以我來了。&rd;本來已經都在后廚了,現在又要出來端盤子,倪萍有自己的:&ld;當你覺得自己還有點用,內心會挺幸福的。 &rd;
在2014年7月的一期節目中,一位名叫邱金龍的嘉賓帶著自己的媽媽來找親人。據邱金龍介紹,他4歲那年,媽媽帶著他和兩歲的弟弟在路上被人販子拐騙。被拐后,媽媽受到刺激患了精神分裂并伴隨間歇性失憶。于思念家人,邱金龍總是看到媽媽一個人流淚。雖然做過很多次的尋親嘗試,但于年代太過久遠,再加上本身家境的貧寒,一直沒能如愿。
憑借強大的全媒體尋人平臺,《等著我》幫助邱金龍的媽媽找到了家人。接到那個地址,邱金龍媽媽哭得很傷心,一旁的倪萍也被感動得流淚:&ld;我看他們家家庭條件也不好,她找親人的路費我們節目能不能出?&rd;
除了替嘉賓向節目組&ld;要錢&rd;,倪萍自己也在節目現場一次次慷慨解囊。&ld;她在這個節目里掙的還沒捐的多呢。&rd;制片人楊新剛對記者說。
父親病逝,自幼立志從醫,不想卻在成為護士的前一天被診斷出白血病。聽著四川女孩王思培講述自己的坎坷人生,倪萍在《等著我》現場幾次落淚,當場捐款10萬元幫她治病。不光捐款,倪萍還在節目現場捐畫,自己兒子虎子價值不菲的鋼琴也被她捐給了一個喜歡音樂的盲童。
&ld;有能力的人去幫助沒有能力的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是應該的。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rd;倪萍總是說,做《等著我》這個節目就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為了感染更多的人去幫助自己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以前基本不看微博的倪萍,自從主持這檔節目之后,也開始嘗試著在微博上頻繁更新,分享自己和兒子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瑣事。&ld;現在我順手就發,我覺得這是幫助欄目和自己。之前我從端盤子回到后廚,后廚不用喊,出來張羅就得喊。每期節目我都會做筆記,現在已經記下了200多個故事,到時候會寫一本新書。&rd;倪萍說。
拿起《等著我》的話筒之后,倪萍從未刻意煽情,她選擇用一種嘮家常的方式和嘉賓聊天,講述一段段屬于每個人的心路歷程,在嘉賓情緒激動時還會開幾句輕松的小玩笑調節氣氛。
節目之外,倪萍是個公認的&ld;段子手&rd;。&ld;以前我同事經常叫我一起吃飯,讓我給他們說笑話。可以說,生活中我是一個幽默的人,也喜歡幽默的東西。&rd;倪萍說,可是在《等著我》里,大多數時候她都是在邊聽邊流眼淚。
一檔晚間22:38開始的節目,開播近一年來收視率卻屢創新高。特別是2015年開年以來,&ld;在這個檔位已經遙遙領先,算是奇跡了&rd;。
&ld;一個人找人和100個人找人效果是不一樣的,只有更多的人幫助我們的嘉賓尋人,他們才有可能更快地找到自己的親人、愛人和朋友。&rd;倪萍說。
從《日子》到《姥姥語錄》再到《倪萍畫日子》,倪萍書里的內容大多來自她自己的生活。其中《姥姥語錄》被稱&ld;充滿樸素的力量&rd;,還獲得了冰心散文獎。
倪萍說:&ld;對我來說,寫作和主持一樣,我始終要求自己把語言打碎了,把心放平了,把文詞拆開了,用最直接的方式把話說出來。大白話的真實和內涵的深刻是打動我自己的,人得循著這個根兒往上走。天花亂墜不如擲地有聲,我就想尋找這樣的文字。所謂大白話,不是早上吃了中午吃了晚上又吃這樣的廢話,里面一定要滲透你想表達的思想。也許到了我現在這個年齡,說大白話才有意義。&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