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志愿服務么,志愿者服務的意義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志愿者,他們做公益從來都不圖回報,朋友們,你們了解這些志愿者嗎?對于他們你們知道多少呢?在國際志愿人員日這天,我們更應該了解這個群體對于我們個社會的影響。
12月3日,在第29個&ld;國際志愿人員日&rd;到來之際,一年一度的&ld;志愿服務廣州交流會&rd;開幕。
本屆&ld;志交會&rd;以&ld;青春志愿行 共筑中國夢&rd;為主題。共青團中央、民政部、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共廣州市委共同主辦,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共青團廣東省委、共青團廣州市委、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為了更大范圍地提高普通民眾的參與度,組委會在&ld;志交會&rd;現場設置公益體驗區,為公眾和公益項目之間搭建一個深度交流和體驗的空間。此外還有多場公益主題沙龍也將同期舉行。
據統計,前三屆&ld;志交會&rd;共籌集社會資源3507萬元,資助了749個社會組織的1058個優秀項目。該活動已發展成為一個合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方資源的對接平臺和聯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的互動平臺。
在社會各界大力推動志愿服務的同時,有專家表示,公眾對于志愿服務還存在一些認識誤區。第一個誤區是,認為志愿者就是不花錢干活的人,因此把志愿者當成廉價勞動力。這樣的想法會妨礙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者的行動中來。第二個誤區是,認為志愿者是萬能的,志愿者什么事情都不能推掉。而實際上,志愿者服務講究的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而不是無邊際的包打天下。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以志愿者服務的名義去做,這樣容易造成地盤大了反而虛脫。第三,認為志愿者活動不需要經費。其實,志愿者服務是無償的,但是志愿者的活動組織是有成本的。比如,剛剛畢業沒有經濟來源而從事1年左右長期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需要一定的生活補貼,有的風險較大的志愿服務項目需要給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保險等等。
針對公眾對志愿服務的認知,《公益時報》聯合新浪公益、問卷網推出本期益調查&ld;你了解志愿服務么?&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