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什么能長高 兒童骨骼發育關鍵時期
寶寶有不少長高的機會,但確實有一定的“秘訣”,要把握住兒童骨骼發育分黃金期,那么你知道小孩吃什么能長高嗎?兒童骨骼發育關鍵時期是什么時候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孩吃什么能長高
牛奶:牛奶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價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稱“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所具有的原生營養性是其它任何人造營養品都無法比擬的。
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和鐵,也是維生素B6、葉酸、鐵和鉀的極佳來源。其中豐富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改善作用。
胡蘿卜: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參”之稱。胡蘿卜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
橘子:柑橘果實營養豐富,色香味兼優,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為主的各種加工制品。柑橘產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廣受消費者的青睞。
兒童骨骼發育關鍵時期
1、頭顱骨發育:根據頭圍大小、前、后囟及骨縫閉合情況,來衡量顱骨的發育。
前囟:為頂骨和額骨邊緣形成的菱形間隙。前囟對邊中點連線的長度在出生時約1.5—2cm,6個月變小,1—1.5歲時閉合。
后囟:頂骨與枕骨邊緣形成的三角形間隙。出生時很小或已閉合,至遲于生后6—8周閉合。
顱骨縫:出生時尚分離,約于3—4個月時閉合。
囟門和骨縫的閉合反應顱骨骨化過程。
前囟檢查在兒科臨床很重要,早閉或過小見于小頭畸形;遲閉、過大見于佝僂病、克汀病;前囟飽滿常示顱內壓增高,見于腦積水、腦炎、腦膜炎、腦腫瘤等;前囟凹陷見于脫水、極度消瘦小兒。
2、脊柱的發育:
脊柱的增長反映脊椎骨的發育,出生后第一年脊柱增長較下肢快,1歲以后則落后于下肢的增長。
3個月會抬頭,脊柱形成第一個彎曲(頸前凸);6個月會坐,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胸后凸);1歲會走,脊柱形成第三個彎曲(腰前凸)。至6—7歲時韌帶發育后,這些彎曲才固定。坐、立、行姿勢不正及骨骼病變可引起脊柱發育異常或造成畸形。
骨化中心的發育:一般攝左手X線片了解腕部骨化中心情況以了解骨骼發育情況:正常嬰兒在出生4—6個月出現2 個骨化中心(頭骨及鉤骨),3歲時出現4個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橈骨骺);6歲時7個(月骨、大、小多角骨);8歲時9個(舟骨,下尺骨骺);10歲時出齊10個(豆狀骨)。所以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約為其歲數加1。
患呆小病、生長激素缺乏癥、腎小管酸中毒等時骨齡明顯落后,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中樞性性早熟時骨骼發育過快,出現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