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產后抑郁困擾新晉媽媽
時間:
kina2
早教
&bsp; 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表現為抑郁、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等等。目前,病因尚不明,很可能與遺傳、心、分娩以及社會因素等等相關。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產后抑郁,讓新手媽媽們不再被抑郁所困擾呢?
迎接新生命的欣喜中,有的孕產婦卻出現了抑郁情緒。專家提醒,要鑒別是否是圍產期抑郁,以免對孕產婦和家庭帶來不良影響。
北京大學回龍觀臨床醫學院抑郁癥病房主任陳林告訴記者,通常說的產后抑郁發生在孕期和產后四周內,而且有一半以上從孕期就開始了,因此更確切地說應該稱為圍產期抑郁或孕產期抑郁。
陳林指出,其實70%的抑郁癥是可以治愈的,但我國一半以上抑郁癥患者未被識別和治療。那么該如何分別是產婦心情不
好還是可能患上圍產期抑郁了呢?專家建議,有的人只是不適應角色變化,需要一個心適應期。對產婦來說,可以讓她換一個環境,或是幫她處好帶孩子的問題,改善睡眠環境,如果改變了這些因素,還不能改變她煩悶、抑郁、睡眠障礙等問題,甚至她還有精力、體力下降,或興趣喪失等問題,則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了。
陳林還提醒,除環境因素對發病有重要影響外,既往精神病史、家族史、長期經歷負性事件或是兒童期經歷過暴力對待等,都是圍產期抑郁的高危因素,也要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