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跟父母分床睡比較好
&bsp; 孩子是家長們的心肝寶貝,為了寶寶的安全健康著想,爸爸媽媽們幾乎是保證孩子時時刻刻都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哪怕是睡覺也不例外。這放在年齡較小的寶貝身上來說,還于情于,但是當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爸爸媽媽們還沒有分床睡的意識,可就不好咯。那么,到底孩子幾歲的時候分床睡比較好呢?下面趕集仔細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吧。
母嬰同床睡眠存在不少弊端,例如成人的肺活量要比孩子大得多,大量的氧氣被大人奪去;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容易被孩子回收,孩子在處于供氧不足、二氧化碳較多的小環(huán)境里,會使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對發(fā)育極為不利。還有無論是成人還是寶寶,夜里都會翻身,同床睡覺勢必互相影響,甚至會產生大人壓到孩子的危險。另外,如果父母或者孩子患有感冒等疾病,會引起交叉感染。醫(yī)生一般不提倡孩子與大人睡一個被窩,要求孩子剛出生就單獨睡,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孩子睡的床可放在父母睡的床邊。
當然寶寶跟大人睡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能使母親與寶寶更親近,方便母親喂奶,減輕母親夜間育兒的麻煩和孩子的恐懼,有利于孩子不受涼(尤其是冬天),隨時掌握孩子是否生病發(fā)燒等情況,睡前父母可以跟孩子說話、講故事,孩子早上睜開眼睛就可以看見父母的笑臉,傾聽溫柔的話,向父母撒嬌,覺得很踏實,很開心等。為此有不少父母會讓孩子跟自己睡一起。
有關專家說,孩子分床睡是遲早的事。孩子到3歲左右已經(jīng)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他們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心處于一個重要發(fā)育階段。如果長時間與父母同床睡覺,有可能滋生戀母或戀父情結,導致孩子日后缺乏自愛、自律,甚至形成性識別障礙。還會影響父母的&ld;私人空間&rd;,為此一般建議,如果孩子與父母同床睡的,最好在孩子3歲之前與父母分床睡。
好處,可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使孩子逐漸明白自己已&ld;長大了&rd;,并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作入睡前的準備,自己蓋被子,早上自己起床等。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以后,孩子對其他行為規(guī)范也更易接受,對形成獨立的人格很有幫助。分床睡眠還有助于孩子去面對恐懼心(如怕黑、怕怪物、不敢獨睡等),逐漸養(yǎng)成勇敢、不怕困難、不依賴他人等良好品質,并學會從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徑獲得安全感。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適應社會、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有著重要的意義。
讓孩子單獨睡眠時,應注意床離地面不要太高,以確保孩子萬一不慎掉到地上也沒有危險。對于有強烈依戀心的孩子和容易產生孤獨心的孩子,入睡前可多加愛撫、多陪一會兒,講些好聽的故事讓他愉快入夢,夜間常去照料,讓孩子不感到狐單。若擔心孩子踢被子,可給他挑選合適的睡衣,并隨著氣溫的變化選擇不同厚度的被子。在分床的最初階段,孩子如怕黑,可在床邊安個夜燈,待他(她)逐漸適應后再關上。剛分床睡時,有些孩子在父母費了很多工夫才把他安頓好,可一轉身又跑到父母的床上,或者半夜醒來時偷偷溜到父母的床上賴著不走。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不能心軟,要不然就會前功盡棄。家長應耐心地把孩子勸回到自己的床上,并多說些鼓勵的話,實在不行,可陪孩子重新入睡后再離開。